英国物理学家胡克能画得一手精美的写生画,当他用自己改进的复式显微镜来观察一块木炭时,发现了材料中前所未见的蜂巢样的“空格”结构,定名为cell(小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细胞。他将自己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东西,一一用笔描画下来,他的画细腻生动形象逼真,后来汇编成《显微图志》一书,成为科学史上的一部名著。 图10,胡克手绘的显微镜头里的昆虫 创立解析几何的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更是一位习惯于形象思维的思想家。他喜欢睡懒觉做做白日梦,实际上是让思想自由地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这种头脑和身体十分放松的条件下,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就会变成一幅幅简略的图像在眼前映现,给他以灵感。他提出的宇宙涡旋说和解析几何学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萌生和完成的。 图11,笛卡尔画的心脏图 图12,多才多艺的伽利略不仅弹得一手好诗琴也会画几笔,上图是伽利描绘的他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 伽利略不仅自己懂艺术,还与许多艺术家成为挚友。他的名著《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体系的对话》首版插图是他的好友,意大利著名版画家斯·德·贝拉(1610年~1664年)所绘,插图画得极其精致,带有一种“伦勃朗式”的优美形象。 图13是他的好友奇戈里《圣母升天图》(1612)。圣母脚下的月球并非皎洁光整的月轮,而是周边起伏不平,上面布满了陨石坑的月球——而这正是取自于他的挚友和合作者伽利略两年前(1610)年出版的书《星空的使者》中描绘的他从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 图13,奇戈里《圣母升天图》 位于近代科学颠峰的科学大师牛顿,他的工作更是与图结下不解之缘。1665 年发生在伦敦附近的瘟疫使牛顿避居乡里,在这二三年的与世隔绝的冥思苦想中,他完成了一生中的大部分工作。他发明的微积分主要起源于他对曲线的切线、曲线的长度、曲率、拐点以及曲边形面积等几何学问题的研究和求值。他提出的光的微粒说更是借用了完全弹性粒子模型来解释光的直射、折射、反射现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上面的一些例子中我们可以说,开奖,以观察和实验为主要特征的近代科学,在概念的形成和理论的建立之时,对图像有相当的依赖性。除了写实的图谱能给人提供感性认识之外,抽象的图线、图示还有利于科学模型的建立,以便科学家能借助形像的模型,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一切技能技巧又与西方的写实绘画训练和熏陶有着不可分隔的联系。 图14,牛顿手绘的望远镜示意图 文艺复兴时代的过去后,自然科学逐步从经验阶段走向理论阶段,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文理学科渐次分道扬镳,形成了两种文化分裂的局面。后来的科学家一般都不具备绘画方面的能力,绘画成了少数科学家的个人喜好(如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劳伦兹等)。当然其中也有画得相当好的,如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从小聪明伶俐,在绘画上很有天赋,本希望自己长大后能成为艺术家,但由于父亲的反对而改学生物学。对于巴斯德的改行,人们深感庆幸,因为他创立了免疫学,发明了疫苗,为人类征服炭疽病、霍乱、狂犬病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就是他说的。从现在留存的巴斯德青少年时期的作品《母亲》中,可以看到他的艺术天赋。 图15,巴斯德的油画《母亲》 “重文轻图”致使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大量流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