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3 6 0互联网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用户数据泄露统计表》,个人信息泄露包括三条路径:一是人为因素,即掌握了信息的公司、机构员工主动倒卖信息;二是电脑感染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三是攻击者利用网站漏洞,入侵了保存信息的数据库。 今年夏天,山东考生徐玉玉因遭遇电信诈骗后不幸身亡,引起轩然大波。根据警方调查,徐玉玉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便与黑客入侵有关。今年4月,18岁的犯罪嫌疑人杜天禹利用安全漏洞侵入了“山东省2016高考网上报名信息系统”网站,下载了60多万条高考考生信息,高考结束后开始在网上非法出售,总计获取赃款5万多元。 最新一起案例发生在湖北宜昌。 12月11日,宜昌当阳警方通报,侦破一起部督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自2014年7月以来,涉案的11名犯罪嫌疑人获取个人信息高达6亿多条(次),牟利高达千余万元。宜昌警方表示,该案的数据源头,主要来自黑客编写木马入侵不同网站盗取公民信息。 张百川告诉南都记者,黑客获取个人信息有着一条完整的操作模式。 张百川表示,首先是拖库,即“黑”网站(也可以是A P P或微信一些微信平台),把数据库从受害者的服务器上下载到本地。其次是洗库,这是售卖、变现的过程,通过技术手段选取有利用价值的用户数据,亦可称为“淘金”。而撞库则是将已有的敏感信息,拿来去批量尝试登录其他的网站或平台,最终实现登录,并获取利益。 盗取、交换、买卖个人信息已成产业链 各个信息出售团伙形成联系密切的犯罪集团通过微信群、QQ群出售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出售已形成完整产业链,有的直接盗取信息,有的相互交换信息,有的相互买卖信息。从信息泄露源头(查询员),通过层层代理的方式将个人信息依次出售。各个信息出售团伙既独立形成上下线,又相互交叉,形成联系密切的犯罪集团;信息泄露源头相对独立,同时又为多个信息贩卖代理商提供信息,代理商通过建立微信群、Q Q群买卖信息。 3-4个内鬼两个业务员组团 比如,在宜昌破获的侵犯个人信息案例中,2014年,32岁的犯罪嫌疑人阿金通过Q Q结识浙江籍林某。林某趁网站管理员下班之机,利用木马程序侵入网站,将里面的个人信息导出,并以一元一条的方式出售给阿金。随后阿金又将信息出售给二级代理商,从而形成一条分工明确,协同作案的链条式犯罪。 12日,南都记者采访到了湖北某地从事个人信息贩卖的陈某。 陈某告诉南都记者,他们是一个由5-6人组成的团队,陈某和另一个男生担任业务员,剩下的3-4人则是行业“内鬼”。 在日常工作中,业务员负责推广、和买家做生意。陈某加入各种维权Q Q群,涉及金融诈骗、教育、传销、拐卖儿童等,这些Q Q群涵盖了他们的大部分客户。其中最主要的是金融诈骗,收费也最高。成员受骗金额从数万到数百万不等。 这个团队分工明确。陈某等人负责在天涯、贴吧发帖,atv直播,进行推广,上线负责查找信息,招聘新人,工作用的Q Q账号也是由上线提供。每完成一单,陈某能收到50元,剩下的绝大部分钱都交给上线,由他们分成。此外,他们上午10点之前不上线,因为相关行业系统10点后才会开启。 “内鬼”上线每月能拿2万多元 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收费标准。 户籍信息、开房信息、差旅信息等,一般都在50 0元左右。其中手机定位收费最贵,也最困难,在50 0元以上。上家会利用权限,根据手机信号强弱定位,收费越贵定位越准。如果查不到有效位置信息,也会根据快递信息、外卖信息进行定位。 此外,根据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对于金融诈骗的维权人士,如果要查找诈骗公司法人的户籍信息,一般要价500-600元。如果是营救被骗传销的亲人,一般在400元以下,这个价格被上家称为“成本价”。 实际上,查询这些信息并不需要太多“成本”。 据悉,在陈某的上家中,有一人职位不高,却有权限查询各种信息。几名行业“内鬼”相互协作,有人负责去银行调取资产信息,有人负责调取户籍信息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