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万里行 申杰 【中国质量万里行11月23日讯】今年9月20日,媒体两篇报道《陈光标:“首善”还是“首骗”》、《切胃减肥背后的陈光标:业务瘫痪债务缠身》,令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再度陷入质疑旋涡。那么,atv,高调慈善的做法到底值不得直销企业效仿呢? 直销从诞生到走向法治一共走了二十多年,从98年一刀切到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与《禁止传销条例》的颁布,这都意味着中国直销在缓慢的走向正轨。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直销企业也在履行其社会责任。但有的直销企业高调慈善并不单纯,昨天刚被媒体曝光,今天就在媒体面前公开捐款,目的在于转移观众视线。 直销企业作为国家特许经营的行业,有的直销企业表面上冠冕堂皇的遵守国家法规,而实际上纵容经销商搞传销,不仅存在严重的产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功能充当药品一样的疗效,甚至鼓动消费者发展下线,重重迹象都在证明中国直销往往被打上了“骗子”的烙印。一边经销商大肆圈钱拉人头,一边企业捐给贫困人群几百万。这种高调慈善做法一方面证明企业有钱,另一方面传递企业“正能量”。至于钱怎么来的,很少会有人过问。 高调慈善产生的“蝴蝶效应” 关于“蝴蝶效应”,有这样一种说法,是说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在种种条件的催化下引发北半球的风暴。在慈善事业中同样存在着“蝴蝶效应”,往往也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带动”,而形成长期的、广泛的影响。慈善事业尽管需要“蝴蝶效应”,因为慈善事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少数成功人士的“善心”,爱心和慈善需要传递和传播,最终掀起爱心的大浪,让更多的人、更持久地受益。但这种“蝴蝶效应”带动起来不应该是伪善的,高调慈善的确会带动一批人捐钱慈善,但也可能企业炒作以及遮羞的手段而已。 高调慈善为什么不受欢迎呢?马英九曾表示,“行善可不低调,扬善不可高调”,高调慈善违背了捐赠者与被捐赠者的社会平等地位,容易忽略受助者的意愿,伤害受助者的自尊,缺乏接受救助的感恩之心,从而造成仇富心理与抵触情绪,在中国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情况下,贫富群体的矛盾也在不断加深,这些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对社会而言,高调行善并不能在全社会掀起鼓励慈善事业的风气。事实上,高调慈善不仅不能带来全社会善行的普及,反而会形成恶性的攀比,打压了人们善心、善行的表达。高调地宣传自己所谓的行善行为,会在社会公众中造成一种“行善是富人们的专利”的思想观念。普通人会认为行善只是社会上部分富人们的权利,从而使他们行善的思想弱化,缺少帮助他人的道德品质。 “造血式“慈善值得直销企业效仿 2015年出炉的“中国首善”曹德旺,与此前多次荣膺首善名号的话题人物陈光标,是当下中国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的两个典型案例。曹德旺认为企业家与慈善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家首先要用心地把企业做好,而慈善家是把自己用不完的闲钱捐出去给需要的人。”曹德旺式慈善是一种以企业经营状况为基础的“造血式慈善”。 年过六旬的闽籍侨商曹德旺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福耀玻璃集团占据中国汽车玻璃71%的市场份额,并且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承担了宾利、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豪车品牌的配套供应。作为一家成功的企业,福耀玻璃实现了其为社会创造财富,贡献税收,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责任。 今年4月,曹德旺将其家族持有的福耀玻璃3亿股份捐赠给了河仁基金,开创了企业家股权捐赠模式。福耀玻璃在过去二十年中,做到了30%的复合增长率。这种捐赠模式令慈善基金可以分享企业的成长,令企业的经营状况直接与慈善挂钩,更坚定了其“造血式”慈善模式。 相反,“陈光标式慈善”是“输血式”慈善,令企业经营陷入窘境。陈光标曾多次在捐赠时大秀“人民币墙”、“钱山”等。日本地震后,陈光标火速赴日捐款,并在微博中称:“学生们在募捐,我给每个募捐箱都捐上1万日元和100元人民币,并附上一张名片。”这种“捐款附名片”的做法将其“高调”与争议推向了极致。 而陈光标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自创立第二年以来至2009年,连续六年亏损,且2009年该公司总资产为1.05亿元,负债高达9969万元,负债率近95%。陈光标曾表示,因平时将70%的精力放在慈善方面,公司才陷入困境。“照现在的积蓄,还可维持2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