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此次发布的《卫健科创意见》及《成果转化意见》,确立了科技创新在整个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优先和核心地位,首次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主体序列,并极力强调卫健科创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10月12日,国家卫计委、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下称《卫健科创意见》)、《关于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成果转化意见》)。 作为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两个高规格会议的余响,两文件的出台显示上述会议的政策推力开始凸显。 此次发布的《卫健科创意见》及《成果转化意见》,确立了科技创新在整个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中的优先和核心地位,首次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下称“卫健科创”)主体序列,并极力强调卫健科创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卫健科创意见》提出,到2020年,卫健科创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诸领域中位居前列,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基本形成,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技术、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设备研发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在精准医学、新药创制、健康保障等若干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并形成独特优势。 从最切近的现实影响来看,文件的出台将直接推动一大批卫健科创项目的上马,催生以卫健科创成果转化评估等中介服务为代表的新业态,提高卫健科创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系统布局创新基地 按照《卫健科创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为加快建设协同高效的卫健科创体系,国家将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平台和重大项目工程。 在国家卫计委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接下来将加强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建设,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工程。 据了解,卫健科创基地和平台的建设将瞄准生物医药科技前沿,聚焦重大需求,加强系统整合布局。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国家卫计委获悉,科创基地和平台具体指向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建设。 其中,atv,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转化医学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委级重点实验室及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都在继续加强建设之列。同属此列的还有各类科研基础设施、大型仪器装置等。 在此基础上,卫计委等部门还将深化省部合作,布局一批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在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上,5部门将联合实施面向2030年的“健康保障工程”。 国家将在继续加强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精准医学、重大慢病、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防控等重点项目的基础上,力争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也被纳入重大项目实施计划。 为了推动成果转化,《卫健科创指导意见》还特别提出要建设一批卫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支持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骨干医药企业和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 科技部社会保障司司长田保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好的技术、先进的成果没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重点成果转化基地的建设,即为推动卫健科创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成果转化意见》特别提出,要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服务。这一举措或将直接催生出卫健科创成果转化中介服务这一全新业态。 具体来看,国家将大力培育和发展卫生与健康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评估评价、知识产权和专利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技术交易等专业化服务。 此外,文件明确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或企业参与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推动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多渠道资金投入 除了政府主导科研基地建设、重大项目实施,此番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发力点是激发已有创新主体的活力。为此,文件首次提出医疗卫生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多机构联合的“医研企”概念。 秦怀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在医学领域,科研资金的投入有多种渠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