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相比东北、华北、西北等地过于依赖能源、重化等传统产业,产业结构老化不同,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更为丰富,能源与经济体系的构建比较完备,受能源价格下行的冲击也比较小。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长江中上游地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方便很多。再加上这几年产业布局和调整做得比较好,产业结构比较均衡,吸引了珠三角、长三角大量企业转移落地。比如制造业当中,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发展都比较不错。 沿海城市增速普遍低于全国 相比中西部城市的快速增长,过去十年,沿海城市的增速要慢了不少,大部分城市的增速都低于271%的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上海、东莞、温州和石家庄的增幅甚至低于200%。 不过,在增幅靠后的城市中,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上海、北京这两大一线城市增速较慢,主要是这两地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结果。尤其是京沪两个超一线城市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出现了人口过多、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为了从病根上破解这些问题,京沪相继提出了人口控制和产业疏解的政策。 例如,上海市2015年末常住人口总数比2014年末减少10.41万人。这是新世纪[0.00%资金研报]以来,上海市常住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降幅为0.4%。其中,外来常住人口981.65万人,同比下降1.5%。专家指出,这主要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尤其是近几年上海在实行经济转型升级,低能级的制造业在萎缩,相关企业转移出去,用工就会减少。 对京沪来说,近些年,随着土地等发展空间的饱和,在产业结构上"退二进三"的推进,不少工业尤其是重工业项目纷纷转移出去,金融、信息经济等三产成为主打,相对来说,三产的规模也没有二产来得大。 东莞、温州、无锡、佛山这些外贸明星城市的增速之所以慢,主要原因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外贸进出口要再现过去的高增长已无可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在持续减弱。随着外贸出口受阻,产能过剩严重,制造业很不景气。 另一方面,在土地、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后,这些城市的不少产业纷纷转移到中西部以及东南亚等地区。比如江苏的笔记本产能就有不少转移到中西部的重庆和成都等地。 这其中,曾经的明星城市苏州虽然十年来的增速达到了257%,在几个外贸明星城市中还算不错,但近两年苏州的经济增速也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今年上半年,苏州的名义增速也只有6.62%,上半年该市出口下降9%,实际利用外资下降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2.2%。工业总产值负增长0.2%,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5%的电子行业产值增长1.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增速回落。 但并不是所有增幅较低的城市都来自沿海发达地区。例如,石家庄、太原、哈尔滨、沈阳等城市主要位于能源重化省份。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能源经济的下行,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地区受到较大的冲击。此外,这些地方以国有经济为主,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的难度也更大。 天津南京增速较快 同样,在沿海地区,也有少数城市的增速靠前。比如天津,2006年开始成了又一颗"耀眼的明星"。在一系列大项目、大投资下,天津的经济2007年开始马力全开,高速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产业工人进入。2010年起,天津取代内蒙古,连续四年增速领跑全国。只在2014年以后,atv直播,增速第一的位置才被重庆取代。 另一个增速比较快的沿海城市是南京。在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多年来苏州和无锡GDP分列江苏一、二位,身为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被坊间戏称为"苏小三"。不过,在2014年,南京一举超越了无锡,在省内位居第二,2015年后南京对无锡的优势进一步拉大。 这里面的原因在于,与无锡因外贸受阻、冲击较大相比,省会南京是以服务业为主的城市,主要面向内需市场,受到的冲击也比较小。并且在地理位置上,南京更靠近中西部,直接辐射到安徽东南部等地区。 城市位次有进有退 从33个城市的总量排名来看,过去十年,不少城市的位次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前十名中,2005年排名第9和第10的无锡、青岛,这两个沿海外向型城市退出前十,新进入前十名的城市是成都和武汉这两个中西部省会,十年前成都和武汉分列第14和15位,现如今成都升至第9,武汉名列第8。这两个城市均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大区中心,传统的十大城市。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