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本港台直播在忙着做“快鹿系”资金链条的调查,促动本港台直播做这个选题的起因,是“快鹿系”投资的电影《叶问3》的票房造假疑云。但也正是在做这个选题的过程中,作为金融记者的本港台直播,意外地跨条线地发现了电影行业里的一个“潜规则”:那就是自己花钱买票房,来“调剂”出虚高的票房数据。 第一,这样的做法根本不是个案,关键是票房作假别做得太明显太没底线。 第二,当行业里一大把电影做推广时都这么干,你不干别人这么干,你就会被比下去。 本港台直播从一名国内知名的电影制片人那里获悉,也从一名发行方内部人士那里交叉求证到,去年那部创24亿记录的票房冠军国产电影,有几亿票房,就是被人为有意“顶”上去的。而表面票房的背后,却有一块中国电影的大“面子”:破掉《速度与激情7》那20多亿的票房记录,证明中国电影在中国市场已然翅膀长成。 本港台直播也从多名业内人士那里私下打听到,在电影宣发费用里,取个一两成“调剂”一下票房数据是见怪不怪的,有些电影的宣发费用总共能有上千万、甚至两三千万之多,也就是说“调剂”票房就能用掉几百万。尤其是首映那天或开映头几天,“冲”一下票房数据,本身也能制造绝佳的宣传话题,以带动后面的票房。 而除了带动后市真实票房以外,“冲”票房数据还有一大好处。在当前电影和资本、金融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票房数据还意味着对资本的吸引力,投资人、制片方等后续电影的“融资”口碑会因此提升。以快鹿和《叶问3》为例,如《第一财经日报》近日报道《快鹿系财技内幕》所及,快鹿在电影投资的背后还有巧妙的二级市场的布局,“等待‘高票房’来点爆这场资本盛宴”。 利益诉求之下,种种雷人的票房现象显现。比如“超短场”,某120分钟的电影能在同一个影院同一个厅,每15分钟就排片一场,而且场场爆满。 比如“幽灵冥币场”,半夜三更排片+超乎常理的高票价+影票全被售出。 比如“颈椎病患者场”,已售座位全部是最差的前排位子,大概只有颈椎病患者才会喜欢全剧都仰着头看。 八卦到此为止。下面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件事:国产电影的未来。 在1993年开始的那几年里,叫座的国产电影(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内地电影)缺席,因为彼时,好莱坞大片开始冲击国内“统购统销”的电影发行格局,《泰坦尼克号》、《亡命天涯》、《狮子王》等大片一波一波袭来,国产电影在“市场化的票房”面前一度没有还手之力。直到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带来了一个“转折点”,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之路。 在电影产业化之前,上世纪90年代及更早前,据上述制片人称,制片厂拍完电影并不直接和市场挂钩,而是由居于中间的各地发行公司“统购统销”,并在早年的那些也并不太市场化的电影院里放映。制片厂的经济账也很简单,拍个动作片60万,一个大约20分钟的电影Copy卖15000元,一部电影卖掉4个Copy,靠和发行方们喝喝酒称兄道弟,卖掉60个Copy,这电影拍得就算赚钱了。这样的生态系统本身自体循环得很好,直到市场化之门打开,中国电影人和整条产业链都在竞争下受到巨大压力,并需要时间成长。 “统购统销”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了院线,比如现在的巨头万达。市场化没什么不对,但市场化认钱不认人。作为院线,当然是谁的电影票好卖就排片谁的电影,能放上座率80%的电影绝不放上座率60%的,管你国内国外咖大咖小。更残酷的现实是,就算排好A电影的片,接下去还要看A的票房表现来调整排片,如果A连着两天票房平平,第三天,院线的黄金时段排片就给其它电影了,如果第四天A还是票房低下,院线可能干脆不排片A电影了。这个时候请问一句,如果其它电影票房动过手脚,A没动过,会怎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