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爆热映的《战狼2》电影结尾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随着东来局长一声“开火”,atv,中国海军驱逐舰编队发射多枚巡航导弹,把敌方武装人员和装甲车辆炸得灰飞烟灭。其实在现实中,无论是从装备技术还是使命需求角度讲,像影片里那样执行“由海向陆”火力支援作战,已经成为中国海军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 坦率地说,在“由海向陆”作战领域最具发言权的,还是财大气粗、实战经验丰富的美国海军。苏联解体后红海军瞬间没落,美国海军一下子没有了像样的海战对手,甚至可以长驱直入他国领海,肆无忌惮地拿舰炮轰击陆上目标。1992年,美国海军公布《由海向陆》白皮书,制定“21世纪水面作战(SC-21)”计划,其中就专门设定了一种突出强大对陆攻击能力的未来战舰,这就是如今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最早的前身。 美国海军战舰编队导弹齐射 当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概念研究分析,有一种相当极端的全新方案被提了出来:不要昂贵的相控阵雷达,直播,不要独立的远程防空和反潜能力,以此换取强化的隐身、装甲和抗沉性;最关键的是,其可以腾出空间装载至少500单元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VLS),即能够携带500枚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一艘武库舰导弹数量就抵得上半个舰队,这个火力密度相当恐怖。 这张图比较经典,充分展示了武库舰“由海向陆”的作战方式 作为新兴“网络中心战”思维发挥到极致的产物,武库舰自身基本没有雷达等传感器,完全依靠作战体系网络中的其他单位提供目标信息。某些版本的武库舰甚至连像样的近程防空和反潜系统也没有,完全依赖其他战舰保护。不过在“由海向陆”作战思维中,敌国海军要么很弱,要么已经被美国海军收拾掉了,所以武库舰基本不会遭受高强度海上威胁。 武库舰早期概念草图 在美国海军最初提出的方案构想中,武库舰排水量在2万吨上下,设置8座64单元VLS,共512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其采用燃气轮机驱动电力推进,持续航速约25节。由于不要大型雷达,不需要向“宙斯盾”战舰那样顾及雷达视野而加高上层结构,因此武库舰上层建筑极为低矮,全舰雷达反射面积非常非常小。同样由于作战系统大幅简化,武库舰编制只有不到50人。要知道雷达和独立作战所需电子设备非常昂贵,人力成本也占到了军舰日常维持费用四分之一以上,所以美国海军设想武库舰日常运作费用可以大幅降低。 巴斯钢铁厂的武库舰方案 1996年,美国海军与国防部先进计划研究署(DARPA)向各大厂正式发布了武库舰的邀标书,并收到了大量提案回应。上图就是巴斯钢铁厂的方案,外形相当科幻,采用激进的内倾式穿浪船体设计,水线以上全部内倾,尖锐的舰艏倾角极大,舰桥十分低矮平整,全舰雷达反射面积预计只相当于一条迷你渔船。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武库舰方案 在洛马公司的方案线图中,很明显可以看出其船体线形跟二战时期的战列舰几乎一样,舰桥和干舷十分低矮。最特别的是,舰艏和舰艉还各布置了2套舰载版的MLRS多管火箭炮,可以发射远程大口径火箭弹。这里,洛马公司的设计人员还玩了一把“心机”,就是在方案模型上涂上了舷号“72”——这个编号正是1943年被取消的美国海军最后一艘战列舰的编号。看来,洛马公司设计人员对武库舰的理解,就是21世纪的“导弹战列舰”。 洛马公司的武库舰方案模型,注意舷号72 很难想象这种古怪的设计是一种两万吨的海上导弹库 事实上武库舰在不少方面也确实很像战列舰,比如其被动防护设计。为了降低造价,武库舰的船体被要求按耐战损要求较低的商用规格建造;但通过汲取两伊战争中被反舰导弹攻击的超级油轮等民用船只技术经验,武库舰也拥有非常强的被动防御能力。武库舰采用了源自油轮的大尺寸双层船壳,并设置大量水密隔舱;尤其在导弹垂直发射装置附近,设置多层凯夫拉装甲。另外,全舰还配备了自动化的损管消防系统。换句话说,像鱼叉、飞鱼或C802这种级别的反舰导弹,很难对武库舰造成致命伤害。 武库舰船体剖面示意图,可以看出抗毁伤能力相当好。 尽管武库舰存在种种优点,尤其是火力空前强大、全寿命周期费用比一般水面战舰至少节省50%。但是武库舰过于依赖作战网络,一旦数据链中断、丧失编队保护,就会从“导弹战列舰”变成“海上火药桶”。另外,武库舰难以执行其他常规任务,比如反潜、防空、护航等,用途过于单一。从整个海军发展层面考虑,过于专用的武器反而可能更花钱。因此,武库舰计划在美国海军高层当中存在非常大的争议。 布尔达海军上将因在公开场合挂错勋章被调查,于1996年5月16日举枪自尽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