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练兵备战工作 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是“中军帐”的核心支撑。这支队伍过得硬、靠得住,能很好地掌握机理、辅助决策、计划组织、督导协调,“中军帐”就灵敏高效,备战打仗就底气足、效果好。 眼下,北部战区正在筹备首批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训。这次培训,旨在打牢联合作战指挥业务基础,提升战区筹划和指挥战争能力。更加重视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军战斗力建设的一个显著趋势。 千军万马看指挥。一支部队,兵怎么练、仗怎么打,质量如何、效果怎样,关键取决于“中军帐”。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是“中军帐”的核心支撑。这支队伍过得硬、靠得住,开奖,能很好地掌握机理、辅助决策、计划组织、督导协调,“中军帐”就灵敏高效,备战打仗就底气足、效果好。如果这个“能力不够”,那个“诸多不会”,“中军帐”就撑不起来、强不起来。 把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是适应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现代战争是体系和体系的对抗,一体化联合作战成为基本作战形式。然而,我军真正懂打仗、会指挥特别是精通联合作战指挥的人才还比较匮乏,这是制约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一个突出短板。随着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这方面人才不足、人岗不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在,联合作战指挥机构这个“中军帐”建起来了,只有切实把各级指挥员和参谋人员指挥能力提上去,才能充分释能、显著增效。 客观地讲,为了建强“中军帐”,我们这些年下的功夫不少,但欠的账也存在。部分作战指挥和参谋人员已有的知识旧、时新的东西少、联合的素养缺,知识结构与现代战争不相适应;功底不厚、视野不宽、经历单一、后劲不足,能力素质与联合作战不相适应。战区完成组建后,曾对干部进行考核摸底。结果发现,一些陆军来的同志分不清空军机型,空军来的不掌握火箭军知识,火箭军来的不熟悉步兵战法,还有少数干部一体化指挥平台操作等素质不过关,等等。 过去,我们在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培养上欠账,有旧体制的局限性,也与一些单位目光短视、思维僵化有关。比如:只顾眼前使用,不重长远设计,导致有能力、有潜力的同志被绑在岗位上,而有些人却成了学习专业户;按部就班、论资排辈,导致千里马原地歇步,不能迈开腿跑起来;军兵种内“一条线”培养,导致知识结构单一、能力素质瘸腿。这些做法、这种思维的危害人人皆知,决不能再带入新体制。 “人造革制不出牛皮鞋。”当前,我国安全和发展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战争危险现实存在,备战打仗的任务艰巨繁重。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对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还要看到,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平时欠了账,甚至账摞账,短时、战时就还不过来。可以想见,没有最新最强的“大脑”,练兵备战就会慢速低效、跑偏走样;让“戈尔洛夫”来指挥现代战争,根本谈不上运筹帷幄、决战决胜。 我们常说:“宁可让人才等战争,不能到战时缺人才。”培养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哪一个岗位、哪一支部队、哪一个军种、哪一所院校能够单独完成的。只有将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作为战略问题来抓,深入研究和把握规律,投入更大精力、集中更多资源、采取超常措施、创新培养模式,才能打通联合素养培育通道,把人才匮乏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当前,健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没有围墙的“联合作战学院”,是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任务。 刘伯承曾指出:“军官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这是久经沙场的老帅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洞见。作战指挥和参谋人才培养更是等不得、慢不得。只要保持使命感、忧患感,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让“中军帐”优秀人才的活水汩汩不竭,j2直播,就一定能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安卫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