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永强、周景红、蔺芳帅 这是一条开创全国双拥共建先河的街道,它就是北京市什刹海街道柳荫街。 在国庆35周年时,载有徐帅题字“柳荫军民文明街”的彩车徐徐通过天安门。 带老人去洗澡 从1982年至今,这条街道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政治思想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先进单位;两次受到中宣部、民政部、总政治部通报表彰,首批进入北京市共建标兵行列。 与这条街道居民建立鱼水情深的,就是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一连官兵,而这个师的前身便是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中央警备团。 1944年9月8日,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利益而死”,作为英模张思德的传人,这支部队的官兵不打折扣地将这一精神继承发扬。新时期,他们同样做出了为人民利益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 1982年2月24日晚,夜色漆黑,什刹海冰面突然传出“救人”的呼声。正在执行任务的该警卫师战士袁满囤闻声向出事地点奔去。为了营救落水的工人,他五次潜入水底,直至停止呼吸。 悲痛的消息传来,徐向前元帅不顾天寒地冻,连帽子都没有戴,走到院中,向着袁满囤牺牲的地方久久眺望。徐帅对大家说:“满囤是个好同志,是雷锋式的战士,要通过学习他的事迹把军民共建活动引伸到发扬共产主义新道德、新风尚上来。” 袁满囤成为柳荫军民的骄傲。人们为纪念英雄,在街心花园建立了袁满囤同志的塑像,徐帅为碑座写下题词:“优秀警卫战士袁满囤烈士”。在徐帅亲切关怀下,柳荫街军民在全国大城市率先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短短几年中,徐帅先后5次为柳荫街题词,3次接见居民代表,并对柳荫街军民共建作了7次指示。 随之,柳荫街军民成立了共建领导小组,制定了军民共建条约。至此,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在这里发生,一段段“双拥共建”的佳话从这里流传。 ——共建小组成立的第一天,官兵们就把整条大街的8条街巷和120多个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清理了原来乱风满街土、下雨满街泥的街道,种植了一株株翠绿的杨柳,铺成了平坦明亮的柏油街道,建起了花坛、凉亭,栽上了草皮,街道环境焕然一新。 ——部队和居委会的同志一起,走访慰问军烈属、残废军人、孤寡户,使他们感受到徐帅和政府、军队、居委会的温暖。 ——部队专门请孤寡老人到连队集中欢度佳节,谈形势,拉家常。 ——柳荫街原有20多名失足青年,共建小组与他们一一结成帮教对子,促膝谈心交朋友,终于使他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转变。 ——68岁的老人因为共建,从信教转变为信军爱军。街道一位居民68岁,atv,一天夜里,突然高烧到摄氏39度,大小便失禁。共建小组的警卫官兵深夜把她背进医院。她一生笃信“主”的意志,认为真正的幸福在“天堂”,但她今天却在人间看到了真正的幸福。出院后,她执意要求把自己积攒的1300多元钱交给共建小组,并且逢人便说:“是共建小组救了我,他们才是我信赖的人啊!” ——关系不和的婆媳因为共建,融冰化暖感激涕零。街道上一对婆媳20多年关系不和。在共建小组的感化教育下,儿媳妇亲切地叫了婆婆一声“妈妈”,老婆婆激动得落下了泪。她呜咽着说:“是军民共建温暖了我们的家。” ——昔日邻里纠纷矛盾,现在连续多年无事故案件发生。共建后的柳荫街,军民团结,连续多年没有发生刑事案件,70%以上的家庭被评为“五好家庭”, 街道被公安部命名为“社会治安先进单位”。 为了吸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柳荫街先后聘请徐洪刚、韩素云、李国安、李志军、孙茂芳等一批在全国享有盛名的英模人物为“荣誉居民”,从他们身上吸取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双拥标识揭幕仪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