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开奖直播武汉8月15日电题:长缨在握缚洪魔——解读武警水电七支队抗洪抢险制胜基因 吴杰、符策、张亚斌 蕲春道路抢通打响抗洪第一枪、梁子湖破垸分洪爆破、考田河决堤快速封堵……6月中旬以来的湖北抗洪抢险会战中,武警水电七支队持续作战47天,先后打赢19场抗洪大仗硬仗。 是什么让这支队伍一次次临危受命、每战必捷?带着疑问,记者走入这支抢险救援专业部队,同仍忙碌在抗洪一线的官兵一起向险而行的战斗中,逐渐找到了这支队伍的制胜基因。 靠什么来守一方热土? 2013年9月,根据水电部队调整转型部署和任务区域划分,支队移防武汉。从那一刻起,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信念,就深深烙在全体官兵心头。 湖北省内水网纵横、湖泊密布。如何履行好应急救援国家队职能使命?支队党委“一班人”的回答是:“以任务牵引建设,铸就打赢利剑!” 在分类建设挖装、钻爆、搜救、保障等专业中队的基础上,支队围绕“抢险救援靠什么、我们应该有什么、平时需要练什么”,组织开展土石方、金属结构、爆破等6大类抢险技术课题研究,总结探索出堰塞湖处置、土石坝决口封堵、电网快速架设等50余种战法。 同时,支队采取岗位培训、师徒结对、外送学习、比武竞赛的方式,着力打造专业抢险人才方阵,40%的干部指技合一、65%的士官一专多能。总工程师覃壮恩主持技术革新26项,获得国家专利7项及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被武警部队确定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对象。 在黄梅考田河决口封堵中,81米长溃口、鏖战52小时、提前2天实现合龙;在梁子湖、牛山湖破垸分洪中,1公里垸堤、24吨炸药、36小时准备、2.5秒爆破……行动迅速、应对得力,开奖,是支队全面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他们深入推进遂行任务准备“十大工程”,战备形势教育、完善指挥手段、配套专业装备、技术骨干集训,先后有20余项工作受到上级表彰。 如何做到战时过得硬? 7月12日18时05分,接到湖北省防汛办紧急求助电话; 18时15分,四名技术专家组成先遣小分队赴现场勘查; 19时30分,前指赶赴120公里外的梁子湖; 23时,488名兵力、60台套大型主战装备机动至梁子湖升华码头; 13日5时,详细爆破方案交到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 14日7时,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梁子湖破垸分洪成功! 一剑封喉的打赢本领,j2直播,源于紧锣密鼓的练兵备战。支队着眼防汛形势严峻,与地方相关单位融合对接、资源共享,准确把脉防汛防灾形势。汛期之前,他们与湖北省相关部门展开人员搜救、道路抢通、决口封堵、水库除险、堰塞湖排险、泥石流排险和电网抢修等12个课目的联训联演。6月初,支队又从外地回撤数百名兵力和数十套设备,前置任务一线驻训备勤。 翻开支队作训部门工作表,突击拉动、军地联演、教练员集训等任务一项接着一项。“正是战备训练保持了常态化、制度化,关键时刻才能拉得出、顶得上!”抢险一线归来的支队长周刚对此颇有感触。 怎样发展才是深度融合? 在滔滔洪水中操纵水下机器人侦测水流速度、勘查水下地形,城市内涝投入“龙吸水”抢险排水车以每小时3千立方米排量抽排积水,处置满溢险情运用“充水式橡胶子堤”以水治水,封堵决口投入动力浮桥转运土石、装备,淤泥松软道路采用硬质路面铺装车快速抢通…… “危难时刻冲锋在前,靠得不单单是勇气和胆量,更是专业的技术和装备。而这些都是支队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支队政委张森一语中的。 支队利用驻地高校密集、高科技企业众多的优势,邀请地方防汛专家到部队开办“双周讲堂”,与武汉大学联合进行堤坝抢险模型推演课题研究,与三峡集团建立工程练兵人才共育机制,与湖北舟桥重工共同研发动力舟桥、无人船等15种特种抢险装备,部队官兵科技素养、抢险装备科技含量大幅提升。 同时,支队深挖老旧装备作战潜力,采取信息化平台嵌入、通联接口对接、信息共享等多种途径,改装了破碎式挖掘机、便携式空压机、移动式修理方仓,实现新老装备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