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至今,德国联邦国防军已进行了几轮军事改革,在编制结构、行动原则、指挥方式和对外军事合作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战时打破三军界限,将全军混编为干预、维稳和支援三支部队;要求指挥官接受上两级军官的教育训练,战时同时充任指挥官、外交官和城镇治理者等多种角色;与法国、荷兰和波兰3国实现双边高度军事一体化,德法混成旅实现轮换指挥和连一级官兵的混合编成,成为欧洲防务一体化的样板,等等。然而,在向“能力更强、行动更高效、可持续发展、具备全谱军事能力的新型武装力量”的目标迈进时,德军的改革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的一些教训也值得反思。 就总体风格而言,德军改革堪称稳中求进,但有时也过于持重甚至略显拖沓。国内强大的“反战”民意基础,刻板而缺乏变通的民族特性,特别是在北约机制下长期坐享“和平红利”,都降低了德军对军事威胁的敏感性。事实上,冷战后的德军改革,更多的是面对现实问题的被动调整,远不能与其昔日在近现代历史上那些引领火药化、机械化军事革命的“大手笔”相媲美。德军因应对波黑和科索沃危机不力而背上的“笨拙的恐龙”恶名,从伊拉克战争中发现的与美军的巨大能力差距,以及在阿富汗战场的欠佳表现,都是其军事变革的主要诱因,同时也反映出此前改革“得过且过”的一面。 在具体操作层面,出于精兵考虑而实施的军力及开支裁减有矫枉过正之嫌。德军现役兵员从两德统一后的约70万一路跌落到近年不足20万人的规模。陆军最引以为傲的主战坦克,有九成“非拆即卖”。军费总额2005年之前一直在缩水,此后也一直在GDP占比1.3%至1.4%的低位徘徊。如此20多年下来,“自废武功”的消极后果已然显现。德军的行动不时受制于军费紧张,人力资源也经常捉襟见肘。经专家论证,德军眼下至少要扩充1万人,才能解海外行动人手短缺的燃眉之急。更为严重的是装备问题,采购的新型装备如A400M“空客”运输机、战略支援舰、特战直升机等,纷纷陷入“拖”(推迟供货时间)—“涨”(采购费用上升)—“降”(缩水预定性能)的死循环,许多现役装备则因老化和维护保养不善而故障不断,2014年和2015年,德军都曾发生“豹”II坦克抛锚造成高速公路大堵车事件。2014年夏,德军方仔细盘点后发现,空军战机、海陆军直升机和陆军装甲车的可用率仅为约40%。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德军的战备水平。 观念、军费、人才等多重掣肘之下,德国国防部长一职也成为德国政坛的一个“烫手职位”:无论是任经济部长时曾为德国经济注入活力的古滕贝格,还是曾任内政部长、以善于解决麻烦而著称的德梅齐埃,都在“壮志难酬”的慨叹中挂冠而去。被称为“女强人”的现任国防部长冯德莱恩2013年底上任时,改革起点并不乐观,对改革路径的认识也并未统一。在这个意义上,德国重振国防,固然是要为其国际抱负提供坚实支撑,某种意义上也是为解决军队深层次问题的纾困之举。(倪海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