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崔绍杰,顾建文,解放军第306医院,神经外科。 临床上经常遇到脊柱侧弯病人到骨科就诊,经过一系列系统脊柱脊髓X线检查、全脊柱CT及MRI检查后,医生会告诉一部分患者合并有脊髓纵裂及骨性分隔,在进行侧弯矫正手术前,要到神经外科先期进行脊髓纵裂骨性分隔的手术,目的是为脊柱侧弯手术做准备,减少侧弯手术的风险,同时解除部分患者由于脊髓纵裂骨性分隔引起的栓系综合症。 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脊髓纵裂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脊髓畸形,是指脊髓或马尾被硬性或纤维性纵隔分成两半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这种间隔可以由纤维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等几种成分组成,主要发生在胸腰段,罕见颈段及骶段,此类病人多发生在脊柱侧弯病人中,在进行脊柱侧弯的常规检查过程中被发现有脊髓纵列及骨性分隔。其比例约为20:1,即20例脊柱侧弯患者约有一例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 脊柱侧弯部位绝大多数位于胸腰段,脊髓纵裂及椎管内骨性分隔均在胸腰段,且骨性分隔部位多在或邻近侧弯突出位置,骨性分隔长度1~4个脊椎节段不等,有的同一个病人胸、腰段各有一个骨性分隔,还有部分病人合并有脊髓低位、终丝增粗、脊髓空洞、椎管内先天性肿瘤(包括支气管源性囊肿、肠源性囊肿、脂肪瘤),脂肪瘤以骶管内较多,多同时合并脊髓低位,终丝增粗。脊髓纵裂合并椎管内骨性分隔及脊柱侧弯外,尚有腰背部多毛,皮毛窦,脊膜膨出,单侧下肢肌萎缩,肌力减退或合并足部畸形。部分病人有轻度尿、便障碍,表现为大便干燥,小便费力及轻度尿失禁。因胸廓畸形并存肺功能障碍。 脊髓纵裂合并骨性分隔的治疗 手术前先在CT下定位,患者侧卧或侧俯卧在CT床上,侧卧位时脊柱侧弯的凸面向下,根据系统检查的CT片为引导,薄层扫描到骨性分隔的中段,按照光标所示位置用针头刺向棘突,如棘突缺如则刺向椎板,重新扫描确认骨性分隔与针头在一个层面,且左右无偏斜后。用少许美兰注入定位的棘突或椎板表面,完成术前定位。选用全麻插管,根据定位时骨性分隔的方向,患者术中一般采用俯卧位或侧俯卧位。将病人置于使骨性分隔垂直于手术床的位置,便于术中操作。 以术前定位点为中心,沿棘突切开,显露棘突和椎板,棘突和椎板可有不同程度畸形或发育不良,脊柱还有旋转,操作要小心以免器械深入椎管损伤脊髓,尤其棘突及椎板部分缺如病人。咬除骨性分隔节段的棘突和椎板,椎板大部分明显增厚,且为松质骨,出血较多,咬除困难时,可用手摇钻将椎板钻透后再用椎板钳咬除。显露骨性分隔及上下椎管各1cm左右。将骨性分隔周围的硬脊膜用剥离子分离,一般出血较多,出血时应用明胶海绵及骨蜡止血。根据骨性分隔大小、硬度、方向不同,用适当大小咬骨钳、持针器、弧形骨凿分块咬除或凿除骨性分隔,也可用高速磨钻将骨性分隔磨除,但要十分小心磨钻滑动损伤脊髓。 骨性分隔切除后,将分叉的硬脊膜内侧剪开,在显微镜下将硬脊膜下脊髓的粘连分离,使脊髓充分游离。腹侧硬脊膜边缘电凝并间断缝合,多余部分剪掉以免形成占位效应,背侧硬脊膜连续缝合,使分叉的两个硬脊膜腔成为一个。并发低位脊髓、终丝增粗者同期重新切口或延长切口,打开骶管,一般在骶1、2部位将终丝远端切断,解除脊髓栓系。并存脊髓空洞及先天性椎管内肿瘤或囊肿者,做相应的手术处理。 目前,对于脊髓纵裂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有学者认为脊髓纵裂是神经管被异常的中胚层侵犯的结果。由于脊髓纵裂影响了胚胎发育,故常与其开奖直播畸形并存,如多毛症、脂肪瘤、血管瘤、肠源性囊肿或者皮样囊肿等,还有的伴发脊柱侧弯。脊髓纵裂对脊髓的最大威胁主要是骨性分隔对脊髓的牵拉和压迫。在矫正前先进行骨性分隔切除,即为矫形手术清除了障碍,也可避免矫形手术时因椎管拉长脊髓移动时被骨性分隔将脊髓损伤,对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本组术中观察大部分病人的脊髓纵裂下端与骨性分隔下端基本在同一平面,而上端脊髓纵裂却比骨性分隔要高出许多,同时骨性分隔下端与硬脊膜囊卡的非常紧密。先天性脊柱侧弯并发骨性分隔的病人,骨性分隔一般都位于脊柱侧弯突出部位或临近部位,但腰段骨性分隔多不在侧弯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