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以暴富,唯有拆迁 一个亲戚家里拆迁,分了5套房。 几天前的一个早晨,她6点多电话我家人,火急火燎地寻求帮忙。原来,目前亲戚刚拿到一套现房,想这几天马上装修马上入住,急着找装修。家人问,怎么这么着急啊?她说现在住在朋友家里太不方便了。家人又建议,可以考虑先现在附近租个房子过度一下。亲戚赶忙说,哎,不了不了,那多麻烦。对了,有靠谱的木工泥水师傅记得介绍给我啊,我准备这1,2周弄好就帮过去了。 这个亲戚实际上是个很勤快的人,早年生活条件不好,凌晨4点多起来在街边做早餐。几番辛苦,儿子结婚了,女儿考上大学,住在城郊的5层小楼里倒也过的开心安逸。现在道路扩建老家拆迁,政府分了5套房,小则七八十平方,大则一百出头平方。 5套房啊!Ladied and 乡亲们!我羡慕嫉妒得连眼睛都变荧光绿了好吗!分分钟成千万富翁的节奏啊! 可看着亲戚两口子借居在朋友家,一边把家中所有锅碗瓢盆陈旧家具往新房里堆,一边手忙脚乱找工人忙装修,一边和其他亲戚大倒苦水,似乎又无法和“幸福感”这三个字沾上边。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何以暴富,唯有拆迁。结果暴富之后才发现原来现实的忧愁,也不完全是金钱可以解得了的。 2 .我们身上的“穷人思维” 首先就资源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区别。说白了就是一种思维惯性,穷人往往属于资源导向类型,手上有多少资源,就用来做多少事情。富人则相反,先看中了结果,确认结果的价值后,再考虑需要用到多少资源去实现它。看起来有些抽象,但在生活中例子真是一抓一大把。 同学的朋友一次性得到一笔60来万的钱,盘算着弄些投资。琢磨了一阵,决定把购买一套小商铺,后续再转租获利。出发点很简单:手头这些钱,刚好可以在3级路段买间面积不大的店面。顺利成章的,多好。 可她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投资收益率。在我所在的三线城市,这几年商铺投资的收益每况日下。周围也有朋友入手,一位在郊区180平方米的店铺,至今挂着低价招租,另外一间是市中心的小店面,具体收益率主人没细算,只说每年收益也就不过2万,保持了有4,5年了,没啥涨。 投资的目的不是把钱花出去,而是能让钱花出去一分,收回来两分。 其次,不敢离开眼前的生活轨迹。 “穷人”对现状通常抱着的"不安全感",对未来也无“确定性”。即便是对现状万般不满,也不知道如何去改变,即便想改变,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不同方式所带来的风险都是无底洞, 久而久之, 穷人们已不敢离开眼前的轨迹,也不敢丢掉已腐蚀的破铜烂铁,只能继续蜗居在矮小的现实中。 世界里到处都是红线,出处皆可碰壁。 你会发现,不少周围的“低价值重复性工作者”,往往习惯抱怨。十年后,他们依然在原地抱怨,一切似乎只是CtrC+CtrV,没有任何变化,唯一增长的只有年纪。可即便如此,他们却依然在一眼看到头的生活天花板下继续坚韧不拔地叨叨。 另外一个就是眼光和能力局限。之前我有聊到两个中奖500万,最终却把生活过的一塌糊涂的真实故事,有不少朋友说那不具备普遍性(废话啊,中500万能普遍吗)。实际上,这些例子并不是特例。 根据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欧美的大多数彩票头奖得主,在中奖不到5年之内,都会因为挥霍无度等原因变得穷困潦倒。这个调查显示,美国彩票中奖者中奖之后的破产率高达75%。 是不是完全和想象的不一样? 因为他们自身的财富已经超越他们的理念,最后决定他们人生的不是现有的财产而是观念。并非任何人都有驾驭金钱的能力,当能力cover不了财富的时候,再平坦的大路也还是会翻个四仰八叉。 3 .为了不掉入穷人思维 1、你得有钱 (我仿佛看到无数挥向我的双刀……) 既然说到穷人思维,那首先得对“穷”有个起码的概念。现在周围叫穷的人实在太多了,感觉没说自己穷就和炫富似的。经济学上有个词叫“恩格尔系数“, 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放在个体上也是如此。当你赚的钱,大部分都在购买食物等生存必须品的时候,就得给自己敲个警钟:“你离穷逼不远了。”(So,那些嚷着年收入才12万和被房贷压得成月光族的“穷孩纸们”先往旁边站站,消费性负债和资产性负债是两回事)。 现实就这么残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