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发布后,地产项目成为保险公司重要的资产配置渠道。其中,养老地产项目作为对接养老险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且拿地成本较低,也成为多家大型险企趋之若鹜的投资方向。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表示,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保险业共有9家保险公司已投资或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实际已投资金额199亿元。保险业将从提供资金支持、风险保障、服务衔接等方面全方位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据了解,上述这些养老社区基本实行“保单+养老服务”的模式。项目主体多为大型生态宜居的一站式养老社区,配套医疗服务,采用会员制并持有物业,追求项目的长期回报。 和上述自建大型养老社区的“重资产”模式不同,中国太保走的是“轻资产”模式,坚持城市化、小规模、快速复制的特点,主打在市中心的社区养老或居家养老项目。 据本报获悉,近日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养老投资公司位于上海的首个实施日间照料运营输出及居家养老业务落地项目,签约了首位轻度失智失能客户并收取服务费,实现该公司成立以来第一笔养老服务收费。 合作还是竞争? “银行与保险包括基金、信托在整个养老金融和养老产业方面,都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一名养老保险公司高管对本报表示。 在他看来,银行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包括服务网点、管理经验、系统投入等方面。在企业年金管理格局中,银行在托管和账管这两个角色上有绝对优势。 保险公司在整个养老金融方面的优势则体现在,比如长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产品设计和精算技术方面等,总体寿险行业与养老金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并有长期的经验。 目前保险业内有6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分别隶属于几大保险集团,专攻养老金资产管理。它们分别为:中国人寿旗下国寿养老、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养老、中国太平旗下太平养老、中国太保旗下长江养老、泰康保险旗下泰康养老以及安邦保险旗下安邦养老。 除了2013年底成立的安邦养老尚未拿到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外,其余5家均涉及企业年金、养老保障委托管理、保险资产管理等领域,拥有企业年金受托人、投资管理人、账户管理人资格。 根据企业年金二季度数据,在11家受托人名单中,上述5家来自保险业的专业养老险机构占受托总规模的73%。在投管领域,养老保险公司与保险资管公司的投资组合资产金额占比也达到53%。 而在投资业绩方面,保险业整体来说也并不逊于公募基金和证券公司这两类强劲对手。企业年金二季度数据显示,在占比最多的单一计划中,多数保险业投管人的上半年加权平均收益率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在养老金融领域,尤其是企业年金领域,由于银行和保险所司职能不同,两者相对而言更多的是合作。”一名保险业内人士表示。 尽管在企业年金业务中,银行占据了大多数账管份额,甚至是托管100%的市场份额,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两个资格始终属于“外围”,远不如受托人及投管人的核心地位。而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以及现在基本养老金投资管理人、职业年金管理人的竞标开始,这块蛋糕似乎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诱人。 如何才能进入核心地带分享蛋糕呢?建信养老金公司的横空出世,或许让银行们看到了有效路径。201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并报经银监会核准同意,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宣告成立,这是第一家银行系的养老金管理公司。 不同于专业养老险公司主要由保监会主管,建信养老金公司由银监会作为机构监管主体,但专业养老险公司能做的它基本都能做。据业内人士预计,其他银行可能会纷纷跟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