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的消费险指如果投保人出现疾病、意外等问题,那么保险公司会依据保单规定进行赔付;如果投保人没有出现该类问题,那么这个保费不会返还给投保人。 “内地的客户总是咨询我们如果没有出现问题能不能退还保费,这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林永恒说。正是因为客户的需要,目前香港的重疾险普遍带有储蓄功能,即如果投保人没有出现疾病和意外,保费就相当于储蓄起来,投保人每年还可以拿到分红。 香港保险代理人以及经纪人也更加主动地推荐具有储蓄功能的保险产品。林永恒表示,不建议赴港的内地客户购买医疗、意外等消费险种。“这类保险产品理赔的概率是很高的,况且内地和香港的医院对于很多疾病的称呼、界定不一样,所以这些产品在内地买就可以了。”林永恒说。 据记者多方了解,不同于保险经纪人普遍的观点,一些就职于香港一线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认为市场还有相当的空间。一位不愿具名的欧洲某保险公司代理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还是有不少内地客户有意赴港购买消费型重疾险,毕竟和内地健康险产品相比,香港健康险具有保费更加低廉、产品设计更加合理、保险公司更具有品牌优势等特点。对于这部分客户,5000美元的消费额度已经能够覆盖大部分需求。 “这部分客户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保险意识更强,对香港保险的认同感更高,也对保费性价比较为敏感。”该代理人说。 赴港投保隐藏利益链 实际上,最“隐秘”且对内地高净值客户吸引力最大的还不是储蓄险或者重疾险,而是上文提及的万能寿险。万能寿险的“主战场”并非一线保险公司, 这是一条由香港的银行、内地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经纪人和保险公司共同组成的利益链,实现了百万乃至千万美元资产从内地来到香港,从人民币兑换成美元的财 富通路。 “这个链条的主角,一端是内地的财富管理公司,另一端则是香港的银行;大量内地财富管理公司在做这个生意(介绍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万能寿险),新规出台,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可能就是这些人。”曾经就职于美国著名保险公司,现就职于国内一私募机构的孙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第三方财富公司会向高净值客户推荐香港的保险产品,帮助客户联系代理人或者经纪人,然后陪同客户去香港签单。对于香港的保险公司来说,内地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拥有大量的高净值客户资源,不失为一种拓展业务的好办法。 《保险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非经中国保监会批准,不得在中国境内经营商业保险业务。境外保险机构的推销人员或代理人,在未取得合法的保险代理资格和执业资格在内地销售保险是一种违法行为。而扮演着“推介”身份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就这样长期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 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介绍客户去香港签单之后,会和在港具备保险代理资格和执业资格的机构或个人分成。据孙女士透露,一般而言,香港投资储蓄类的 保险佣金在1%左右,掌握客户资源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分得大部分的佣金,在港的代理人或经纪人只是一个通道。但即便佣金比例较低,但由于保单金额很大, 所以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记者从多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的内部人士处获悉,不少公司都有涉足相关业务,部分大型财富管理公司还会组团定期去香港签单,但是这个规模无法量 化。孙女士称,这种做法其实是钻了监管的空子,所以大家都不会明目张胆地去做。同时,由于投保的行为发生在境外,atv,不属于境内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的业务,行 业协会没有记录,监管无迹可查。 而在香港,银行则是这项业务最大的受益者。在香港购买保险主要有三个渠道,保险公司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银保。“银行无疑是掌握着最大量高净值客户的机构,推销大额保单并附带保单融资,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atv,去年过半的此类保单都是银行做的。”董女士告诉记者。 董女士认为,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在银行做保单融资是一项无风险套利,同时实现了资金出境;对银行来说,增加了贷款收入,也便利了各项通道业 务。同时董女士也告诉记者,在香港,这种业务最早是从中资保险公司和银行开始。“老牌保险公司还是比较谨慎,中资银行对内地客户的需求最敏感,现在很多外 资银行也在紧跟中资的步伐。”董女士调侃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