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1.28%,至6.786,创年内最大月跌幅,也跌穿了上月经济学家预计的年底6.75的预测均值。 本月受调研的经济学家们纷纷调整他们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调研结果显示,本月对年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的预测均值为6.82,较上月预测值6.75大幅下调,这意味着经济学家预计年底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下行,较10月底的汇率水平贬值0.83%。 在一系列经济指标有企稳迹象的背景下,本月经济学家预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未来政策还将“保持力度,中国政策在守住经济底线的同时,向防风险与推动结构性改革倾斜,有序激发经济发展的长期活力”。经济学家预计在10月,新增贷款与社融数据均较上月有所减少,从9月的1.22万亿回落至1.01万亿,M2增速也会在11.5%的基础上回落,至11.37%,并为此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不变。 在经济指标方面,房地产投资增速将略微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平稳;消费保持稳定、物价升幅有所上升;进出口数据均较上月有所改善,贸易顺差增加。 2016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46,自今年7月以来,连续四个月回升,9月以来接连三个月位于50线上方,显示出未来中国经济总体将持续改善、走势向好。 信心指数: 连续四个月回升 2016年11月“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46,自今年7月以来,连续四个月回升,也是9月以来,连续第三个月位于50线上方。本月参与该项指标预测的经济学家对未来中国经济都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们给出的预测值都高于或者位于50线,显示出未来中国经济总体将持续改善、走势向好。其中,民生银行的温彬给出了最乐观的预估值51.2,兴业证券的王涵和国经交流中心的徐洪才给出本次信心指数预测值的最低值50。 海通证券李迅雷表示,前三季度GDP增速稳定在6.7%,完成年度目标已无悬念,因而当前政策重心已由稳增长转向防风险——房价猛涨导致楼市调控政策出台,通胀反弹后央行货币政策趋紧、资金利率大幅上升,而这也将对未来工业经济形成拖累。美国加息和美元升值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资金持续流出。而在三季度经济企稳以后,央行在通胀反弹、地产泡沫等压力下无意降准,而是持续通过公开市场投放资金,而且从8月下旬起先后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投放期限不断拉长,导致资金成本不断抬升。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未来依然不降准而只有逆回购和MLF,那么年末的资金面或持续偏紧。 建银国际崔历认为,未来中国制造业复苏会持续,通胀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受益于下游需求(基建、消费、汽车)强劲和制造业利润率上升,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复苏将持续。核心通胀已在上升区,由于增产的滞后性,短期上游价格上行压力(包括煤炭)预计保持高位,通胀会继续上行。货币政策边际效应持续收紧,流动性收紧将持续,短期拆借利率上扬,长期利率震荡走高,信用息差扩大。人民币短期小幅走弱,中期走强,近期随美国加息临近人民币仍有下行压力,但随着国内货币政策收紧,利率上行,将对人民币提供支撑。房地产价挺量缩。近期房地产限购政策后,预计房地产销售热潮和土地价格上涨转移至三线城市。 民生银行黄剑辉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各季度GDP增速均为6.7%。在去除金融业大幅波动因素后,今年二、三季度GDP增速明显加快,印证了实体经济的回暖: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二季度小幅回升,制造业PMI保持在荣枯线以上,用电量、货运量、主要产品产量均恢复增长。需求端也呈复苏态势,1~9月投资同比增长8.2%,消费增长10.4%,均有所加快。物价温和回升,9月CPI升至1.9%,PPI实现54个月以来首次正增长,为企业打开利润空间。货币信贷回升,企业贷款恢复增长,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外贸形势仍待企稳,另一方面楼市过热,对实体经济仍有挤出效应,引发房地产严厉调控措施出台。 物价:10月CPI涨幅继续回升, PPI增长幅度加大 10月CPI同比增速与PPI同比增速将于本周公布,调研结果显示,经济学家们对CPI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2.08%,较统计局公布的9月值(1.9%)继续回升。参与调研的28位经济学家中,工银国际程实、建银国际崔历、渣打银行丁爽、银河证券潘向东、兴业证券王涵、国际金融业协会郭丰、中国银行陈卫东和申万宏源李慧勇给出了最大的预测值,为2.2%,而最小值1.8%来自国经交流中心徐洪才和海影投资刘海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