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互保险组织作为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还是“短板”,atv,特别是医疗互助保险。“虽有医院安保人员和医闹入刑的法律威慑,但由于风险没有得到转移化解,医闹现象无法杜绝。”济民医疗互助保险公司筹备工作组组长李天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医生来说,不可避免的执业风险得不到合理转移;对患者来说,得不到切实的保护和救济。” 医疗责任险:缺失商业属性,孤木难支 美国等发达国家用种类繁多的保险化解因过失引发的法律赔偿,这也是其医疗纠纷极少发展为医闹的原因之一。据悉2015年,美国赔偿金额在800亿-1000亿美元。 但中国目前只部分推广了医疗责任险,并且由于诸多原因,不能真正转移医疗赔偿风险。 医疗责任险从上世纪80年代试点,至2007年6月,卫生部、保监会等发布《关于推动医疗责任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直到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前,医疗责任险覆盖率只有10%左右。 此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2009年)、保监会主席项俊波(2014年)曾推动医疗责任险强制化,但均无有效效果。 在医疗、法律业内诸多人士看来,医疗责任险的尴尬境地缘于缺失商业化运作。 刘晔表示:“纵观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保险公司开发出了真正法律意义、商业意义上的医疗责任险,”他解释,“理论上不符合保险经营的大数法则、分散风险选择等基本原则。” 作为医疗责任险的投保者,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副主任医师、大家医联创始人孙宏涛持有同样的观点,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医责险并非类似团体险,虽费率较低,但并非按照保险经营的原则设定。” 据介绍,现行医疗责任险以医疗机构为投保人,尚未细化至医院科室、医生个人差异等风险因素。孙宏涛举例,如心脑血管外科的风险要明显高于一般科室,普通医生与专家的手术风险也大不相同。 不完全遵循商业原则的保险,在赔付时自然也不会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履行义务。 据张卫群透露,医疗责任险执行协议赔付,额度有限,超出部分由医院自行筹资解决。 他说,如北京某著名心脏专科医院,2015年缴纳保费390万,赔付550万。北京一三甲医院赔付额达到2000多万,平均而言,j2直播,二级医院年赔付额40万-50万,三甲医院400万-500万,仅凭医疗责任险难以覆盖。 赔付负担并非院方一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实际中,由医院、科室、医生三方承担,其中,医生不超过15%,以2万元/件为限。 而保险公司也无法通过医责险实现盈利,据悉,2015年,医疗责任险共收保费2500亿元左右,赔付也是2500亿元左右。目前,看不到医责险盈利的希望。相比之下,美国类似的保险金额每年可达6000亿-7000亿美元。 商业原则的缺失也造成了逆向选择:医疗纠纷少的医院,保费往往高于赔付金额;而纠纷多的医院,保险公司又不愿承保。 宇克疝外科医生集团创始人鲍宇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有些医院很少发生医疗纠纷事故,所交保费往往高于赔付金额,没有投保积极性。” 但另一些医院尤其是三级以上医院的投保金额往往低于赔付金额,如2015年深圳市的赔付率达到200%左右,保险在续保方面存在顾虑。 针对覆盖率低的现状,2014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底前,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100%;二级公立医院参保率应当达到90%以上,目前效果不明。 在医责险之外,中国也曾探索从患者端转移风险,如投保人为患者的手术意外险,医院方无责任时也可赔付。 安贞医院的研究报告称,手术意外险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当投保率达到73%时,医疗纠纷趋于0,没有投保手术意外险的纠纷是投保组的3.2倍。” 但由于投保人数较少,且多为高风险人群,曾经的手术意外险也常在试点医院中遇冷,目前仅有三四家保险公司在重新厘定费率。 多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市场需要更加丰富的保险。” 催生相互保险蓝海: 200多家保险公司待批 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强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意见》时同时提到,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加多样的保险品种。而2015年1月保监会发布了《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后,国内出现了相互保险热潮。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等待审批的相互保险公司多达200多家,其中不乏医疗执业方面的相互保险公司。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