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资金运用方式、拓展境外投资渠道方面,自贸区已经成为了保险机构的重要创新平台。除了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落户上海带来的集聚效应外,各类保险资产管理投融资创新也在上海自贸区不断涌现,如太平人寿成功发行了国内首单保险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既有效盘活了保险存量资产,提高了保险资金配置效率,又打通了保单质押贷款与资本市场相互结合的通道,未来还将立足自贸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面向国际投资者发售。 简政放权 制度创新 激发市场活力 上海自贸区成立伊始,就以改革创新为己任,特别是制度创新。三年来,上海保监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监管方式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效。 在市场准入改革方面,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再保险公司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的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上海自贸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由审批改为备案,并在此基础上将备案改革扩展到上海全市。工作流程完成时限由原来许可制度下20个工作日缩短为备案制度下3个工作日,流程大大简化。 在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方面,航运保险产品的审批备案改为行业协会注册,最大程度上放权于市场,通过电子化注册平台实现7*24小时全天候注册,并大幅简化注册材料要求,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实施一年多来累计注册产品1600余个,超过近五年备案产品总和,并且形成了保险公司、行业协会、保险经纪人条款互为补充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在保险专业中介股权信息登记管理改革方面,上海保监局推出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股权信息登记系统。采用“互联网+保险中介监管”的方式,实现了信息登记、管理和查询的即时性、远程性和便捷性,并建立了与工商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合作机制。截至目前,已有114家中介机构完成了170次信息变更,效率显著提高,公开透明程度持续增加,政府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在放开前端,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上海保监局不断完善监管手段,在制度设计中均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举措,确保放管结合、风险可控。 一方面,上海保监局建立了自贸区创新业务统计监测制度,监测范围覆盖航运保险、再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重点领域,持续监测和评估潜在风险,及时应对化解风险苗头;另一方面,上海保监局根据自贸区业务特点,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针对自贸区保险创新业务,加强与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沟通合作 ,重点防范跨境和跨市场风险传递和跨行业风险交叉,加强司法联动,健全反保险欺诈机制,共同打击保险犯罪活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等。 与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保险业在上海自贸区的实践探索,在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的同时,也与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的建设形成良性互动。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自贸区的创新发展始终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开放化与国际化的定位保持一致,三年间承接了40余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工作,联动十分紧密。 在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上海保险业以发展航运保险营运中心为抓手,集聚航运保险业务。截至目前,全国11家航运保险营运中心均落户上海。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加入国际海上保险联盟、上海航运保险指数编制和发布等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在国际航运保险市场中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也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上海保险业积极加大对科技企业支持,包括有效推动首台(套)保险试点,截至目前累计承担风险保额25.37亿元;承保我国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产喷气式支线飞机,实现我国航空险业务领域首台(套)保险零突破;推出国内首款创业保障保险“科创E保”;成立全国首个专利保险联盟,以专利保险为纽带合力帮助企业维权,更好保护创新成果。 形成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