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次贷危机导火索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大空头”的代名词。日前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正式发布《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规则》及相关配套文件,意味着中国版CDS落地。 一时间市场众说纷纭。为了更好地解读政策,厘清CDS的本质,直播,现阶段推CDS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避免引发系统性风险?美国次贷危机又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中国版CDS 2.0 《中国经营报》:在这个时间点推CDS,与眼下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是否有关联性?CDS会不会变成投机工具,最后像美国一样推动房地产泡沫破裂? 赵扬:坦率地讲,大家有点过度解读了。CDS只是正常的金融对冲、风险调控的金融产品。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中,CDS不可或缺。 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和后来的崩盘,根本上还是风险没有控制好,就是说次贷放得太多,而且给了错误定价。 回到中国市场,CDS也不一定会直接跟房地产市场泡沫挂钩。从根本上说,应对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取决于政府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的具体政策,比如说房贷的调控,以及土地供应的调控。 《中国经营报》:推出CDS有什么政策意图? 张海云:2010年,为了应对金融体系内信用风险的积聚,给规模庞大的信用资产提供“救生衣”,国内推出了中国首款信用衍生品——信用风险缓释(CRM)工具。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一代中国版CDS”。今年推出的CDS产品与CRM产品结构稍有不同,可以称为“第二代中国版CDS”。 与国际通行的CDS不同的是,CRM采用了“单一标的债务”的“简化”条款。CRM市场开启以来,虽然中国信用债券市场违约造成实质性损失的事例较少,但近两年来信用债规模急剧膨胀、债券违约日益频繁,另外,不良贷款造成实质性损失由来已久,而且,近年来银行业贷款规模和不良贷款不断攀升。与信用风险对冲需求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反差的是CRM市场的持续萎靡。为解开这一谜团,我曾详细论证了CRM产品改造的多种弊端。“第二代中国版CDS”摈弃了CRM工具的“单一标的债务”结构设计,转而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多标的债务”条款,实现了中国信用衍生品创新领域“否定之否定”的曲折演进。 赵扬:推出CDS主要是为了完善金融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定价和调节功能。目前中国的信用评级并不完善,从银行贷款上说,银行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之间选择有非常强的偏好。而就不同企业的信用风险而言,目前的市场也没有好的手段来进行定价和调控。 此时推出CDS,可能与未来几年我国债务违约率上升的趋势相关。从目前债务占GDP的比例看,我们发现,企业债占比非常高,债务违约率上升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因此,也迫切需要对信用违约风险的评价和对冲的金融工具。 限制销售对象 《中国经营报》:在国内信用市场,特别是信用评级不够成熟的背景下,现阶段推CDS要注意哪些问题? 张海云:首先,信用评级的逐步成熟是一个渐变过程,急不得。其次,固定收益和衍生品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市场交易过程本身就是在不断进行价格发现。特别是前几年,在信用评级并不完善的环境下,我国信用债券市场仍能不断发展壮大。第三,许多金融机构已建立了内部信用评级团队,逐渐强化自身独立评估信用风险的能力。所以信用评级现状并不是CDS市场发展的重要障碍。 吴庆:我们的信用市场和国际市场是接轨的,国际机构也都在中国境内做业务,成熟不成熟似乎不是决定性问题。国内金融机构可以做出和境外市场一样好的产品。产品开发不是大问题,如果产品做得不好,有经验的投资者也不会选择。 CDS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是个重要角色,从中获得的教训就是不能把CDS卖给普通投资者,其销售对象需要有一定的限制。 周岳:还是要从制度方面去完善。相应的政策,包括银行的风险资本、会计处理、税务处理、定价模型,还有历史的数据搜集,买方卖方的认知度等,一个个完善,这是个缓慢的过程。 郭田勇:中国有两大信用风险,一个是评级不成熟,另一个更重要的风险是,你甚至不能确定信用风险是有还是没有。如果一个企业发债出了问题,地方政府管了就没事儿,政府不管就出问题。当然,CDS对某些企业规避风险是有作用的,但前期没必要过于匆忙地大规模地推。 《中国经营报》:CDS的核心是定价,如何才能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