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底,绿色信贷在中国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为10%,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而绿色信贷对于循环经济的支持较少,可能仅占其中的2%左右。现有的统计数据也存在被高估的可能,由于绿色信贷细则标准并未出台,各家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内涵不一致,因此大部分商业银行按照自身理解制定本行绿色信贷战略方针以及制度流程和产品。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尚未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环境污染信息还未进入征信系统,银行难以全面掌握其真实情况,这成为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主要瓶颈。 展望未来,围绕绿色信贷的相关政策应不断完善。绿色信贷标准和范围应尽快统一,应建立和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统一使用的、可清晰量化和可核实的统计监测体系,保证绿色信贷能够在更加完善的制度下规范运行。未来系列监管、补贴的激励政策来引导和推动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将逐步落实。比如,对执行绿色信贷成效显著的银行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定、再贷款、抵押补充贷款、贷款风险权重等方面合理和适当地给予扶持,以调动商业银行推动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建议探索成立绿色政策性银行,依靠其自身的政策性导向功能注重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效益,并与商业银行进行协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费用补贴、税收优惠等多种政策方式,合理分散金融机构对环境保护项目融资支持的信贷风险。从行业自律角度来看,可以考虑将绿色信贷执行情况纳入“陀螺评价体系”。通过系列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激励,未来绿色信贷市场将更加良性和规范化发展。 布局碳金融和绿色债券领域 除了继续积极稳妥发展绿色信贷以外,借鉴国际市场经验,梳理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和市场走向,未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应抓紧布局绿色债券和碳金融两大领域。 当前,国际银行业正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创新,特别是在碳金融和绿色债券两大新兴领域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在碳金融领域,围绕碳减排权,渣打银行、美洲银行、汇丰银行等欧美金融机构在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碳基金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创新试验。韩国光州银行在地方政府支持下推出了“碳银行”计划,尝试将居民节约下来的能源折合成积分,用积分可进行日常消费。在绿色债券领域,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达500亿美元左右。其中,开发性银行为绿色债券最大的发行主体,企业部门、政府和银行的份额也在持续扩大,70%左右的绿色债券投向了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领域的项目。粗略估计,仅仅绿色债券市场或将撬动涉及全球环保领域千亿美元市场,全球资本对其加大投资将是必然趋势。 创新绿色金融领域尽管存在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的困难,但不少商业银行已从多角度参与。在碳金融领域,一方面,国内商业银行以碳信贷的模式参与国际市场。即依托CDM项目的碳权抵押贷款,在企业CDM项目获批的前提下,将其项目下的核证减排量作为抵押品进行贷款,并将CDM项目获得签发后的碳交易所得资金作为还款保障。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积极提供相关的中介服务。针对CDM项目为客户提供信息咨询,充当项目财务顾问。在交易制度设计咨询、交易及清算系统开发等方面提供一揽子产品与服务。此外,极少部分银行还参与了设计挂钩碳减排金融市场价格的理财产品。在绿色债券领域,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协助中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企业绿色债券。比如浦发、国开行在境内承销中广核绿色债券,中国银行参与承销金风科技境外绿债。同时,商业银行自身在境内外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比如,农业银行在伦敦发行人民币、美元计价的绿色金融债券,兴业、浦发境内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做着发行绿债的准备,如贵阳市正开展绿色债券的申报工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