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3日讯 (记者 林火灿)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今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165个重大工程项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开,每一项都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一定能够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胡祖才表示,“十三五”规划《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此,在选择重大工程项目时,一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能否对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发挥重要作用。 胡祖才介绍说,在《纲要》的23个重大任务专栏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补短板、惠民生的重点领域,有着很高的“含金量”。 例如,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促进就业行动计划、社会关爱行动计划、脱贫攻坚重点工程等,直接着眼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基本民生、夯实民生改善的基础。特别是提出的八大类、近百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以及聚焦儿童、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发展的社会关爱行动计划,是“十三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和人文关怀的思想。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方面,也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提出一系列工程项目,努力让人们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我们也把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胡祖才说,专栏中提出的工程项目,都反映了老百姓关注的突出问题,比方说,义务教育的标准化、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再比方说,疾病防治、妇幼健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食品药品安全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好了,对提升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胡祖才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也随之提高。在确定包括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城镇化推进等在内的各领域工程项目的时候,坚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导向。比方说,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特别关注人的健康保障;在“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中,突出强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在“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中,也重点瞄准了未来居民消费升级的方向;在信息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中,突出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出行、生活需求,如强调宽带网络的全面深度覆盖,强调互联网在益民服务、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等。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中,更是把“三个一亿人”城镇化工程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解决在城镇落户、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改善居住条件等问题。 作者:林火灿 ,直播,直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