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欣横幅作品 望能从它们之间体会到更深刻的书写奥义。楷书是相对平稳安静的状态,行草则更显流动之美。楷书相对独立的造型结体与草书一气呵成的流动墨韵看起来风格迥异,但若能掌握了它们之间配合的默契,那么对书法里"同气连枝"精神的认识便可更深入几分。”从临帖、创作的把控,到字体的选择,杨国欣的心性大概多在理性一方,这足让他走得稳当。 人们在欣赏人事物时,大多是这样:偶尔出现的、异于寻常的反差更能叫人觉得珍贵且动情。比如一个人时常理性克制,那么他只要偶尔迸发出饱满的情绪,就足以给周围的人带来惊喜。杨国欣便是这样,喜欢把情绪酝酿成烈酒,开窖时让人闻之欲醉。 “小楷是要一人独临窗下,写出最静谧的意味。行草则要在好友成群、欢谈畅饮之间挥笔,神采飞扬,一气呵成。”孙过庭在《书谱》里对创作有“五乖五合”之说,“偶然欲书”说的便是情绪迸发的场景,恐怕这也是“五合”之中最珍贵难得的一条。所以,“情之所至”亦是杨国欣最在乎的创作瞬间。 读书与教书 对“性情”丝丝入扣的掌控能力绝非一日而就。杨国欣习书也教书。他说自己是幸运的,可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工作,可以有精力、有时间临帖创作是他感到最欣慰的事。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每个人每天面对的事情很多。由于精力有限,习书者往往都拘束在一个小圈子里,j2直播,不知不觉地在笔墨造型上反复计较。这可能是一种很容易流行开来的时代通病,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总是觉得眼界没有彻底打开。”杨国欣全身心地浸润在书法领域,这让他更容易警醒反思。 读书使人明智,更对书法创作中开眼界、修身心起着关键性作用。莫言说:“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这似乎也恰能解释,为何古人相比今人对读书的热情更高涨。正像杨国欣所说的“时代通病”,或许这确是个难解的题。但,为了打开眼界,杨国欣在读书一事上跟自己较着劲儿。 “读书可医俗,品位很重要。在我看来,读书的数量、质量是一回事,而最重要的还是在"内化"的过程。中国古代经典浩如烟海,穷极一生也未必能修得几分。人毕竟不是机器,读书并非为了储存,而是要活学活用。无论读什么都要让它转化成自己的思想才是最终目的。”在这样一个快消的时代,读书不受爱戴的原因,估计就在于杨国欣所说的这一点上,“内化”。这需要太久的时间,见效颇慢,似乎根本赶不上我们眼前瞬息万变的世界。杨国欣希望自己更坚定一点,在这滚滚红尘的生活里稳扎稳打。既然找到了读书明智的核心,即便是一章一段也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 善于反思的个性,体现在杨国欣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长久的书法教学岁月中,即便是面对初学的学生,他亦越发有了教学相长的体悟。“刚开始搞书法教育的时候,这种体悟不深。但日积月累下来,我愈发觉得,虽然在课堂上,我是主动的,学生是被动的,但在他们身上,亦有很多闪光点。比如成年班课程,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学生,虽然他们在书法方面还是初学者,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阅历的磨炼,他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能主动地把精神灌注在笔墨里,那是最自然的真情流露,实在让人动容。” 学生习字时的无意之举,杨国欣看在眼里,并成了他想要追求的目标。“学习书法的人,可能大多数时间都处在困难的爬坡时期,atv,每每感到脚下的路难走。其实这是正常的,学习的过程按照正常的认识规律来讲就是"眼高手低",思想里的和手下表现出来的始终都有差距,手上功夫总是晚一步、差一些。我虽然看重书法,书法也是我生活的核心,但我更推崇自然的状态。不愿意太计较得失,顺其自然,给自己消化经典理论、酝酿情绪情感的时间,反而会跟最理想的效果不期而遇。” 治学上,杨国欣看起来理性而严谨,而背后又有他怡然自得的一面。他笑言自己在书法上并没有明确具象的目标,对自己最大的期望就是“始终在路上,热情永不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