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相互保险公司牌照的逐步放开,互助计划平台可尝试申请设立相互保险公司,以规避政策风险,摆脱“似保险而非保险”的混沌状态;另一方面,发展成为慈善社团组织,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使运作更为规范透明。 新金融记者 袁诚 近日保监会正式回应“夸客联盟”等互助计划,指出互助计划非保险产品,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并严禁保险机构与未取得保险经营资质的互联网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或提供增信支持。业内人士称,“夸客联盟”等互助计划虽无保险之名,但做着与保险类似的活动,极易使消费者混淆,引监管层担忧;另一方面,网络互助计划以低费用、高保障为亮点,吸引大批会员入会,走红的背后亦折射出某种社会需求。 是否“无底洞” “9元加入,可享受最高30万、80万、100万元的保障。”在夸客联盟的官网上,记者看到多种互助计划,涉及中青年大病、少儿大病、驾车风险、综合意外互助等。如此“便宜”的成本便可享受高额保障,听起来让人心动。 不过,9元费用只是一个开始,当其开奖直播会员出现风险申请互助金时,你必须履行互助义务,按照对每次事件最高捐助3元的规则一起均摊互助金;参与互助计划的会员越多,均摊到每人头上的互助金越少。但不容忽视的是,会员越多,发生风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你必须源源不断地往夸客互助计划账户充值。积少成多,互助成本悄然上升。 这也难怪夸客联盟反复提醒会员“应及时关注账户情况,及时补足金额”,一旦账户余额低于3元警戒线,参与者要么继续充值,留住获取相关保障的权限;要么自动退出,之前所支付的互助金“付之东流”。 “网络互助计划并非保险产品,不受《保险法》等相关法律保护,参与者要考虑其法律风险。”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认为,网络互助计划的保障功能非常有限,按照类似“先来后到”的顺序,前期互助金赔付可能比较顺利,但互助金毕竟只有那么多,后期发生风险的客户能否获得赔付或获得多大金额的赔付是个问题。 观察夸客联盟、抗癌公社等互助计划不难发现,这些计划营销过程中经常跟保险类比,且引入了保险行业中关于险种、观察期、理赔流程等操作方式。整体上给人的印象是“很像保险”,而这也令保监会“不放心”。 为此,保监会不得不多次警示风险称,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更需警惕的是,有的机构或个人打着“互助计划”的幌子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恶意骗取公众钱款,极易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便宜、保障高”是互助计划的“吸睛”筹码。但对互助计划的参与者而言,担忧同样存在,比如其开奖直播会员的风险概率多大、如何防止骗保行为、资金去向如何等。开奖直播们担心,一旦会员出险概率高了,互助金很快会“不够用”,除非有足够多的“后来者”顶上,否则之前的保障承诺只是空头支票。 从成本角度上看,在自身获取相关保障前,参与者对究竟要支付多大的成本非常不确定,9元之后的充值是否是个“无底洞”等问题悬而未决。 出路何在 受访人士称,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保险精算与风险定价,互助计划的低价策略很容易吸引风险概率较高的人士参与。 “互助计划迟早会出现财务风险。”王绪瑾称,加入驾车、抗癌等互助计划的人往往是有事故概率、癌症概率较大的人,加上前期审核环节并不严格,有的甚至已经产生风险(如抱病加入),这样一来,互助计划本身就是风险聚集点,可持续性较差。 不过,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却认为,总体来看,互助计划是一种创新,并非“陷阱”。 “尽管在技术、政策、道德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但互助计划确实有一些创新,能帮助一些病患者及时筹到救命钱。”王国军表示,保险公司的大病险、重疾险通常很贵,而互助计划很便宜,满足了人们在治病、驾车、出行等方面的抗风险需求,这种创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助的本意,也是保险最本质的意义。 记者注意到,由于运营时间不长,目前网络互助计划大多处在前期客户积累阶段,盈利模式并不清晰。夸客联盟客服人员表示,互助计划实行永久性零收益,公司运营经费主要来源于风险投资。北京一家互助计划平台则称,未来收入来源将来自健康医疗类广告、医疗合作、增值服务等。 对于未来出路,王国军认为,随着相互保险公司牌照的逐步放开,互助计划平台可尝试申请设立相互保险公司,以规避政策风险,摆脱“似保险而非保险”的混沌状态;另一方面,发展成为慈善社团组织,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使运作更为规范透明。 如今,在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背景下,整改大棒已挥至互联网保险领域。这次保监会发文提示风险可谓守土有责,但任何互联网金融创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存在争议,但网络互助计划也给保险行业带来启发,尤其是在保险费率问题上,如何在降低费率与抵抗风险之间取得新的平衡是各保险机构今后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