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食方面,医院完全有能力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处理好病人的饮食问题 88岁的病友李大爷有点烦恼,不是因为看病治疗,不是因为住院康复,而是因为最简单的吃饭问题。 对于住院病号来说,治疗康复按部就班,不必操心。但吃饭就没那么容易了。虽然医生对饮食注意事项都有嘱托,不过怎么落实,全靠自觉。像同一个病房的5位患者,有条件的,可以让家属每天从家到医院两点一线来送饭,既安全又合口;次之的可以在网上订个餐,一饱口福,就是安全保障差一些;最后一种选择,就是吃医院的病号饭。 老伴腿脚不好,送饭可奔波不起。自己又做过胆囊切除手术,不敢在外面吃。医院提供的一日三餐,就成了李大爷的必然选择。安全是做到了,但这大锅饭的口味就差了些。每天订三餐,常常是想吃的没上菜谱,提供的没有胃口。真真叫“送的饭吃个幸福,买的饭吃个舒坦,医院饭吃个凑合”。 应该看到,住院病人毕竟比普通人特殊,饮食上有诸多禁忌,如果家里人或餐厅不了解,胡乱搭配饮食,可能还会吃出问题来。在确保饮食安全健康的基础上,医院里的病号饭有没有改进的必要和空间?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即便是区一级的医院硬件设备水平都上去了,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医生护士对病人照顾也够细心。吹毛求疵地讲,就是这生活后勤保障的琐事上差点火候,比如说吃饭。俗话讲“医补不如食补”“医食同源”,可见吃的作用不可忽视。从住院病人的经历和感受来看,吃饭这件事在医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来院方和百姓对病人营养膳食的问题普遍认识不够,营养科常常被忽略。另一方面,很多医院将食堂承包给餐饮公司,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却忽视了患者营养上的特殊需求。 据资料统计,全国每年因营养不良而导致营养风险,继而出现临床并发症风险的病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业内人士指出,几乎所有住院病人都需要营养学的支持。比如手术后患者,很多手术是要禁食的,这期间需要补充哪些营养?术后多少天进食最合适?尤其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患者能够身心愉快地摄取这些营养,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探讨的。医护人员及家属缺乏营养知识,很有可能影响到病人的康复。 在日本,医食同源的观念同样根深蒂固。日本患者对伙食十分在意,有的甚至把病号饭当成选择医院的重要依据。英国当局为了让多数国民能在住院期间吃得好,更是加大了规范病号饭的力度,除了宣布一系列食物引进的新标准,还特意颁布了病号饭的各种营养指标。若有关部门对医院厨房抽查发现不达标情况,那整个医院将面临最高至关门的处罚。 笔者认为,在饮食方面,医院完全有能力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处理好病人的饮食问题。比如,将员工食堂和患者食堂分开,为住院病人专门开设营养食堂,并让营养科直接参与患者的配餐工作。另外,各科临床医生除需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外,还要多开展一些营养科医生参与的会诊,为患者提供周到、具体的营养建议和配餐安排。当然,患者及家属也应重视营养问题,不要自作主张地为病人“滋补”,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还应与医生及时沟通。(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白 丁)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