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杜弘禹 东莞、广州报道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这与近年东莞大力引进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不无关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完善的产业配套、庞大的市场需求是东莞得以吸引创新外力的主要原因,而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区位优势和鼓励政策亦在起作用。创新外力不断涌入 近年来,创新团队、高科技企业不断涌入东莞。 广东中能加速器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这是国内目前唯一能自主研发生产医用加速器(肿瘤放射治疗装备)关键核心部件的高科技企业,也是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CSNS)产业化配套项目。2010年,广东省将其从上海引进到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 目前,该公司的订单已达6000万元左右,升级版的加速器也正在加紧研发。该公司总经理杜湛博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国内医用加速器市场缺口预计超过1万台,而未来随着国外厂商垄断局面的逐步打破,市场前景还将更可期。 杜湛博表示,吸引该公司落户东莞的原因之一,是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其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可就近满足不少研发生产需求,“任何创新都必须考虑到产业配套”。 广东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则是看中东莞庞大的市场需求。这家从事机器人编码器研发生产的初创企业,创业团队成员原为西门子公司的研发人员。 该公司总经理杜昭辉表示,由于产品与企业需求的贴合度高,价格也比进口产品更有优势,目前第一代产品已引起反响,甚至有企业找上门希望定制专用编码器。 大连机床集团在东莞成立的智能技术研发中心,定位则更加清晰。该中心的研发重点是面向3C制造的智能设备。3C制造在东莞制造业中份额巨大。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采访时发现,东莞完善的产业配套、庞大的市场需求是吸引创新外力涌入的主要原因。同时,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区位优势也很关键。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就表示,华为公司将生产和研发中心从深圳转移到东莞,具体原因就包括深圳的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房价高耸。 东莞市政府也在主动完善政策配套,大力扶持奖励,表现出的诚意亦起积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动能不断优化东莞产业结构,正在“接棒”发展。2015年,东莞新增30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986家,这一数字比2010年增长193.45%。 数据还显示,2015年,东莞的先进、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47.9%和37.2%,较2010年大幅提升,而优势传统制造业占比却从22.9%降至18.8%。 从土地产出率来观察,东莞发展的集约化也在提升。目前,东莞土地产出率为5.39亿元/平方公里,而在2010年仅是4.01亿元/平方公里。 专业镇协同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外力涌入东莞,还激活更深层的化学反应。 东莞市科技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东莞全市27家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已为超过2万家企业提供服务,并且引进孵化多达140多家的科技企业。 事实上,东莞转型中亦在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的可行路径。 东莞提出,新型研发机构将职务技术创新成果对外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益中提取50%-75%的比例,用于一次性奖励完成该项创新成果及其转化。 不过,东莞探索的最大亮点还在于结合专业镇经济模式,搭建创新平台。 过去长期的发展中,东莞形成以镇街为单位的一批产业集群,比如虎门的服装产业、大朗的羊毛衫产业、厚街的鞋业、大岭山的家具。 目前,东莞已组建了12家专业镇创新平台,横沥镇的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就是代表。 横沥镇是模具名镇,但此前模具产业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2012年,横沥镇引进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国内知名高校,打造协同创新中心,全面推动模具产业转型升级。 横沥镇镇委书记陈锡稳表示,横沥的做法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通过整合高校科研和优势学科资源,为企业精准有效提供转型指导和技术供给。 目前,横沥已形成以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模具装备制造、模具原材料研发为重点的产业体系。2015年,全镇模具总产值超过100亿。 位于横沥镇的东莞市中泰模具有限公司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目前,中泰模具与重庆汽车研究所、华中科大联合研发出国内第一条“热成型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东莞科技创新产业化能力的提升,也为入驻的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杜湛博就表示,除医用外,公司希望科研成果也能够在工业上进行一些应用化探索。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副省长、东莞市市长袁宝成早前曾表示:“深圳的今天有可能就是东莞的明天。当东莞成为第二个深圳,也就是成功了。” 作者:杜弘禹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