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脱困升级的攻坚之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近日表示,当前煤炭需求下降、产能过剩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将是今年的主要任务。关于煤炭企业联合设立地板价的建议,目前仍在研究。 严控超能力生产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宏表示,“2012年以来,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社会对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数据有各种各样的分析,综合来看,全国现有产能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总数50亿吨左右。50亿吨的产能跟全国目前总的消费量相比的确是过剩的。” 张宏认为,要加快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供需平衡需从远近两个阶段来推进。 从近期看,一是依法、依规控制煤炭产能的无序增长和大量释放。要依法治理违法、违规煤矿的建设和生产,不管是先进的还是自称先进的,只要违法违规建设的煤矿必须停下来。 二是严格控制煤矿的超能力生产。近10多年,煤炭工业无论是地质勘探技术、建井技术,还是采煤、安全生产技术的进步都非常明显,促进了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的建设。这些煤矿绝大多数集中在晋、陕、蒙资源条件好的地区,拥有现代化的装备、技术和优良的资源条件,超能力生产很容易,对市场带来的冲击很大。应该严格按照煤矿的设计能力或者有关部门核定的生产能力来组织生产,绝不能超能力生产。 三是不安全的不能生产,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能生产。国家安监局应加大检查力度。去年,十二部委联合下发了《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对劣质煤的生产和使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目前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应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督和检查,控制劣质煤的生产和销售。 优化生产布局 煤炭是资源型产品,有生命周期和衰老期。经过几十年的开采,一大批煤矿已接近资源枯竭,且井深巷远,安全保障比较差,经济效益也比较差。煤炭工业协会曾做过统计,1998年,原中央直属煤矿下放地方以前,全国国有重点煤矿有700多处,上一轮政策破产了266处,还有300多处,这些矿基本进入资源枯竭期,但由于没有正常退出机制目前退不出去。张宏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化解过剩产能要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煤矿长效退出机制。引导和支持甚至鼓励资源枯竭、安全没保障以及长期扭亏无望的煤矿退出市场。 就优化产业布局而言,要进一步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周期性煤炭产能过剩和煤炭下游产业的供需紧张,以及煤炭与下游产业大起大落的趋势,与煤炭和下游行业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煤炭与相关产业之间存在较大壁垒有很大关系。所以,中长期来看,应进一步推进煤炭与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那么,如何推动上述政策落到实处?张宏认为,首先生产企业要依法生产、建设和经营。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主体必须做到的。 其次是生产企业与消费企业,都要遵守契约精神,要建立信用机制,不能像过去一样,在煤炭市场紧张的时候一个电话就涨价,在供大于求的时候下游企业随时要求降价。上下游企业之间要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这是实现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成熟市场体制下,所有市场主体应该追求的目标。从政府的监管来看,主要生产省份要实行供需对接。目前全国煤炭供应主要来自晋、陕、蒙、宁。其调出量基本相当于全国的供应量。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势下,如果这四个省份把煤炭产量与供应量控制好,对平衡全国市场作用很大。(中国工业报记者司建楠) 作者:司建楠来源中国工业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