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20日消息称,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谢家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今年1月4日,谢家麟与屠呦呦、吴良镛等五位科学家同获小行星永久命名。1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曾登门看望谢家麟,并向他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谢家麟于1920年8月出生,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始终和一系列粒子加速器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产生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及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 其中,两项是世界首创,三项填补了国内重要空白。 谢家麟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8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获硕士学位。 1951年谢家麟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受阻,重返美国时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 1952年,谢家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曾领命进行医用加速器的研制,研制一种特殊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的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那里的肿瘤细胞,治疗癌症。 1955年,谢家麟回国。面对“一穷二白”的科研条件,他是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前沿科技装置。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建造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 而在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加速器。从自行研制各种微波元器件开始,谢家麟带着一批学生从零开始建造微波实验室、调制器实验室。在谢家麟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先后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电子回旋加速器、脉冲功率最大的速调管,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能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克服了一个个难关。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对撞,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中的一个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里程碑。 “做研究工作的最大动力是强烈的兴趣,书本知识加上实际经验是创新基础,科研的敌人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谢家麟说。 当被问及走过90多年,有没有什么最值得自己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表示:“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谢家麟曾写过一本名为《没有终点的旅程》的自传。在该书开篇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在人生旅途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 谢家麟认为,在建国初期进行的发展科技的经历,多是跟踪已有的成果,这是在一个国家发展科技的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过程。对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要赶上别人,首先要奠定基础,便需要跟踪,尤其是在实验领域。而原创是科研的精髓,是我国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随着时代的不同,摆脱跟踪,独辟蹊径,才能成为科技强国,才能脱离受制于人的局面。 谢家麟说,“我们应该尽量自制仪器、设备,培养制造业创新能力,给我国制造业一个通过实践、改进提高、突破国际性能水平的机会。我国在必要引进的同时,需要大力发展尖端的仪器制造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