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疑人走进讯问室那一刻,同录中心便开始运转,留存每一个审讯环节的证据。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近日落幕,高育良、祁同伟等一众贪腐官员,也有了最终结局。对这部自带热搜体质的现象级神剧,不少人感叹,不看的话在饭桌上都插不上嘴,足见反腐题材在寻常百姓心中的影响力。 虽然不是职业剧,但热度摆在那儿,现实中的检察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真实的反腐案件侦办,情节有那么刺激吗?面对智商在线的贪官,“侯亮平”们有哪些“大招”?记者走进济南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办公室,为大家揭秘“济南侯亮平”的“办案大杀器”。 全天候细节控 “小纸条”成为破案关键 电视剧中,呈现了很多反腐案件中细节取胜的亮点。现实办案中,细节是检察官必须关注的,有时甚至“一张小纸条”就能成为破案的关键。 一次,在案件侦办中,反贪人员在嫌疑人家中发现一张小纸条,后经证实是银行捆扎纸币所用,捆扎方式很有特色。凭借这张有信息含量的纸条,检方查到了嫌疑人存赃款的银行,案件随后有了突破性进展。 还有一次,在查办济南某地一股级干部涉贪案件时,嫌疑人坚决否认自己有贪腐行为,案件进入胶着状态。但在此人家中,检察官发现一张写有他人姓名的车位收费单据,名字正是某涉嫌行贿人。 按照单据上显示的车位,检察官们查到对应的一处住房,后经查证,房主是一名行贿人,他将房子送给嫌疑人用来会情人。更夸张的是,为了遛狗,嫌疑人特意购买了一辆皮卡车,带着狗狗兜风。后经证实,嫌疑人贪污的数额超过200万元,这名“小官大贪”也因此锒铛入狱。 间歇性“强迫症” 全力搜证挽回亿万资产类似剧中的“大风厂风波”,一起发生在山东某地的案件也涉及企业改制、国有资产转移,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是迄今为止“济南侯亮平”查办的金额最高的一起案件。 在这起错综复杂的案件中,嫌疑人通过操控多家公司“连环套”,低价评估、反复流拍,将价值1.1亿元的国有资产以3000万元的低价变卖,转为个人资产。此前,相关部门成立的专案组已经调查了一年半之久。倘若按照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来办案,几名嫌疑人很可能只是被判刑几年,涉案的超亿元国有资产在民事上已归他人所有,将无法被追回。在仅有的一个半月重新取证的时间内,检察官将现有的证据链推翻重来,试图从刑事角度找到对方贪污的主观故意性。在短短一个月内,检察官就搜集了详尽的证据,证明这是一起多人参与、利用职权贪污国有资产的案件。 最终,按之前证据最高量刑只能判7年的4名嫌疑人,一人死缓、两人无期、一人有期徒刑15年。而此案最重大的意义,还在于挽回了大量国有资产,并成为全国典型案例。 起赃得“吃土” 煤堆、灶台下挖出“宝贝”在《人民的名义》中,贪官赵德汉藏匿亿元赃款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现实办案中,济南检察官也曾遇到类似的案例,在查处一名贪官的财产时,虽然没有密密麻麻的“现金墙”,但现场清查赃款时也用上了点钞机和花式点钞,其全部贪污受贿的财物,估算价值也达到了亿元。 在藏钱的手法上,atv,不少贪官也是煞费苦心,堪与赵德汉媲美。在办理外地一名厅级干部的贪污案件时,相关证据显示,该官员将赃款藏匿在农村亲戚家中,金银财宝、首饰象牙被藏在泡沫盒子中,埋在院子里,上面再覆盖一层厚厚的煤堆。冬天地面上冻,“侯亮平”们连续挖了几个晚上,才把东西全部刨出来。再次审讯后,对方又交代还有收到的购物卡,他们第二次赶去,在烧炕的灶台下,把铺的砖头一个个撬开,才发现埋在炕底共计30多万元的购物卡。风餐露宿、煤灰满面,就是检察官们真实的“吃土”经历。 传音入密 实时为前方检察官“出谋划策”武侠小说里有种武功叫传音入密,高手可以使自己的话仅让在场的特定某人听到,其他人听不到。在《人民的名义》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前方检察官在讯问嫌疑人,作为幕后“智囊”的季检察长和侯亮平则坐在大屏幕前,观看着嫌疑人的一举一动,为前方获取突破口而“出谋划策”。 现实中的情况,真是这样吗?这个,还真的可以有。 记者在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指挥中心内看到,传送监控信息的大屏幕,就可以实时传送前方讯问的信号。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