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时期,法学教育中法律本身的东西开始减少。”孙国华回忆道,当时诸如“政策就是法”这样的错误观点一度占据上风,这让“政策取代了法律”,造成了对法治巨大破坏。 投身法治:坚持马克思主义法理研究 “马克思主义有两条重要启示,一条是积极进取往前走,另一条是实事求是。”孙国华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实践,就是在前进中不断校正自己的方向。 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如此。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人们很快就感受到了一股民主与法治的暖意,法学研究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朝气。孙国华也正是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发表了《党的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一文,他反对“党的政策本身就是法”的观点,他认为这个观点表面上看来是在强调党的政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却是否定了贯彻党的政策的一个有力武器——社会主义法律。因此,法律虽然是党的政策的体现,但是法律和党的政策相比又具有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更强的稳定性和规范性。 当年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atv,如今已变成社会的常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就准确把握住党的政策与法律的辩证关系。 在法治闸门重新打开的时代里,孙国华深感时不我待,很快就融入了时代洪流。 1980年,在决心重新编写法学教材之后,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法理学副教授的孙国华,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部法理学统编教材的主编,主持参与编写工作。之后,孙国华作为法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建立并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理学专业博士点。1986年,孙国华还曾受邀前往中南海给中央领导同志讲法律课。 对于法理学研究,孙国华说,过去有过只讲苏联的倾向,改革开放后也出现过只讲西方的情况,但这都不是正确的认识和研究问题的态度,“还是要实事求是,只要是好的就要学。” 关注正义:民生与民心不可偏废 毕竟上了年纪,孙国华的腿脚已经不太方便,但观察与思维依然敏锐,采访的话题也很快落到了对于当下社会的关注上。 “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我近几年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孙国华说,他写了一篇题为《公平正义是治国理政的牛鼻子》的文章,这个题目本身就提炼了他最想说的话。 在孙国华看来,如果说民生问题的关键在利益,那么民心问题的关键就在利益关系的均衡。“民生与民心不可偏废。”孙国华认为,解决公平、正义的问题,不仅要求解决民生问题,而且必须解决人们的正义观、价值观问题。相应正义观、价值观的形成,是维护一定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 而从法律层面来看,孙国华观察到与确立制度的立法相比,执法、司法中的正义则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密切关注,这方面的不公正也最为群众所不能容忍,“所以必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一体推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