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对从事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来说,如同身份证一样必不可少。掌握相关法规、报名参加考试,本应该是取得资格证的必要环节,但却被人钻了空子。 4月13日,在北京房山区的一所驾校,数十人被组织参加了“道路货物运输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考试的替考,考试现场不仅不核实身份,现场公布答案,甚至连答题卡都已事先被填好。 替考者参加一个上午两场考试可以获取报酬40元。40元的替考费背后利益凸显,atv,一张代办的资格证,在网上被叫价至1500元以上。 组织 微信群里征集“充场人” 4月12日晚,北京青年报记者进入了一个名为“驾校充场”的微信群。建群的组织者正在微信群里公开招募31名考试“充场人”。“充场人就是到处做兼职,替人参加会议、考试什么的,说白了就是替人家干点事儿,给人家撑场面呗。”一名群成员向北青报记者解释。 “这次是考试,考的和大货车有关,只要男的不要女的。”组织者说完这段话后,没有人再进一步询问要参加的是一场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考,跟我们没关系,照着他们说的做就行。”一名群成员私下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样的“充场”考试每个月会有两到三次,耗一上午“糊弄一下”,几十元钱就轻轻松松进了口袋。 北青报记者报了名,不到十分钟,31个名额随即满员。一些没抢到名额的人羡慕抢到的人“幸运”。随后,在这个临时群里,组织者通知31名替考者,次日早晨到指定地点集合,前往房山区的燕山驾校参加考试。组织者补充道,考试是开卷,和群成员告诉记者的一样,作为报酬,考完试会给每名“充场人”40元钱。 4月13日早晨7点左右,按照约定,北青报记者到达地铁4号线新宫站B口。此时,地铁口已经聚集了数十名男子,从20多岁到50多岁都有。北青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这里聚集的人是被三个不同的组织者召集过来的“充场人”,这场考试一共需要60多人。 除了互不相识的“充场人”,这些相熟的组织者之间互相叫着外号。“考试结束后,他们会给大家用微信红包转钱,然后群就散了,我们一般不会问他们叫啥,也不会给他们留下真名,说白了,谁也不认识谁。”一名“充场人”告诉北青报记者。 出发 纸条、编号和“新名字” 4月13日上午8点,“充场人”陆续到齐,几名组织者让这些人排队站好,开始清点人数。点完人数,组织者将大家带上不远处停放的一辆蓝色大巴车,核载60人的大巴车坐得满满当当,最后一排的5人位甚至挤了6个人。 从地铁4号线新宫站附近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行程后,大巴车驶进燕山驾校。驾校位于一片平房之中,大门口处有三个摄像头,四名工作人员站在大门外。驾校内停放着几台卡车,供考试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科目的考试使用。 大巴车停稳后,几名挂着“督考员”牌子的工作人员走上车,其中一人提醒称,“下了车以后,手机必须关机或者静音,绝对不能把手机拿出来,如果谁把手机拿出来让我看见了,直接没收,三年内不能参加考试。” 下车前,上述工作人员给大巴车上的每个人发了一个纸条,上面印有一个名字和一个9位数的“考试编号”。纸条的发放是随机的,期间没有工作人员询问纸条上的名字和拿纸条的那个人是否一致。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