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张贴醒目标志,要求进校者主动示证。 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摄
校方称为保证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有专家认为这是校园治理的下下策 中山大学(下称中大)南校区及东校区近日发布“限外令”,原则上除教师、学生以及校友、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士不得入内。校方表示,此举是为了保证广大师生教学及生活安全。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认为,中大此举有其合理之处,但中大不仅仅是中大的中大,也是广州的中大,中国的中大,“限外令”是下下策,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去应对校园管理的种种问题。 新快报记者 罗琼 沈逸云 走访 记者两次想进校 均被保安挡门外 4月10日下午,记者以入校参观为由,尝试从中大南校区北门以及北侧偏门进入中大校园,均被保安拦在门外。在上述两处值守的保安,均要求记者出示校园卡或者学生证并明确表示,没有这两种证件,不能进入校园。 那如果老师学生忘记带校园卡或者学生证,怎么办?“那我们就登记人员信息,比如问清楚学生是哪一栋哪一个系的,然后经过核实,再让他进入校园。”在北门值班的保安表示,出于实际工作考虑,游客、街坊、外卖、快递人员等要提供合理的身份证件和说明事由仍可进入。 据了解,不仅仅是中大南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东校区也发出了“限外令”。由于大学城校区没有围墙,因此只针对教学楼实施管制。 追因 近期发生外来人员进校严重干扰教学秩序 “北枕珠江南面市,东友白鹭西朋凰。东西南北千层树,谁识其中是学堂。”这首诗所描绘的就是中大的美景。这座华南最高学府,一直用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天下人。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紧闭校门,不再对外? 中大有关负责人回应称,近期发生外来人员进入中大严重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师生安全。这几天,中大学生们也陆续接到了一条通知,通知显示这可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为”,校方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设置了校门查证的措施。 事实上,中大校代会已经对是否设置“门禁”进行了多次讨论,包括老师、学生和家长在内的多方都提出大学首先应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环境,希望学校加强门禁。上述负责人透露,包括中大珠海校区在内,入校管理规则会逐步在全部校区实施。 回应 加强管理不是“一刀切” 正常办事凭有效证件通行 “人才培养是大学办学的根本目标,因而校园管理要紧紧围绕这目标,确保校园有序、师生安全。”中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校园管理并非“一刀切”不允许所有人进入校园,广大校友、正常办事人员等凭借校友卡、工作证等有效证件,可顺利通行。这也意味着,目前能够进入中大校园的证件共四种,分别是校园卡、学生证、校友证以及工作证。 针对“限外令”导致普通市民无法入校园散步观光等后果,该负责人提到,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校园周边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也是市民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专家观点 “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大作为华南知名学府,也是广州著名旅游景点,大量的人流会对校园管理造成巨大压力,校方采取管制措施有其合理之处。”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说,“但我并不赞同用‘堵’的方法将校园封闭起来,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校园治理的下下策。” 梁理文认为,大学校园本身就是一种公共资源,“中大不仅仅是中大的中大,还是广州的中大,中国的中大。”他表示,中大是广州的文化象征,“限外令”的封闭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形象。“另外,高校更应该是开放包容的地方,是要去培养这种精神的地方,是应该更加有活力、更能够创新的地方。中大的做法,却与此定位背道而驰。” 梁理文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去看待中大的“限外令”。“到2020年,国家要实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现代化。在目前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高校可以去探索更多社会治理的好路子、好方法。”。 “中大应该用更加开放的姿态去对待校园治理中发生的种种情况。”梁理文建议,校园开放,可以从定时、定员以及定点等方面入手进行规定,这方面国内多所高校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此外,校园治理也是社会治理的一环,中大可以与周边社区、与游人一同制定规章,探索新的治理模式。“作为全国知名高校,中大还可以借此机会,探讨大学校园安全模式的构建等问题”。 他山之石 清华大学: 参观需按照 规定路线进行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