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村博士墙。 光明日报记者 冯蕾 图
近日,记者走进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北部的秧田村,一面“博士墙”格外醒目。墙上挂着村里考出去的博士生照片和简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30年来,村里1288户人家出了21位全日制博士、数百位硕士。这个博士高产村究竟有什么“秘籍”?为了揭开谜底,记者走进这里的博士家庭。 家风传承:力耕种,勤诵读 雨后的秧田村清新、质朴,绿树红花的掩映下,一座白色墙面的两层小楼干净整洁。村民罗建植家,走出了两位博士。 客厅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的房屋风格,黑色瓦片、水泥地面、绿油漆粉刷的半墙,墙上的照片表达着主人的自豪与牵挂。这是一张三代同堂的家庭合影,分别是罗建植夫妇和他们的儿孙。 67岁的罗建植是地地道道的浏阳农民,他的两个儿子罗洪涛和罗洪浪都曾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听说记者来采访,罗建植打开平板电脑,“你看,这是孩子高三月考成绩单,是全校第一名;这是孩子的高考成绩单,这是考上博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罗建植给记者翻看着家庭照片,如数家珍。 罗建植只有初中文凭,但他相信,即使借米吃饭,也要让孩子读书,那时候家里穷,atv,孩子读书回来都要割牛草、挑水,从小就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 一家几代都出博士,这在秧田村并不鲜见。 罗碧波是恢复高考后秧田村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罗碧波六兄妹都考上了大学,弟弟罗晴和女儿罗兆婧都是博士毕业。“自家的学风,是母亲带了好头。”罗碧波说。罗碧波88岁的老母亲张秋香没上过学,当年扫盲时读过两个月的夜校,从此对书爱得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每天还要坚持读书两三小时。 寻访这座村,每一家都有着勤耕重读的好故事。 这里的一切正在改变,随着村民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屋越来越漂亮,道路越来越宽敞。 不变的是,有着300多年沧桑历史的罗氏老槽门依旧巍然矗立,诉说着“崇文”这个绵延不绝的追求。 老槽门匾额下的红色木柱上写着楹联,“神奇门第维新鉴古彰显祖先历史,大美秧田强族崇文精培后辈人才”。秧田村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姓“罗”,罗氏家训被挂在老槽门醒目的位置,其中有一句就是“敬师长,信朋友,力耕种,勤诵读”。 乡贤文化:正谊明道,潜心兴教 3月29日傍晚,记者来到秧田村文光书院英语教师陈永流的家。他的学生中有4个全日制博士,他的儿子也是博士毕业。 陈永流所在的文光书院,是这里重要的文化记忆。 据当地人介绍,为了筹款建书院,清朝举人彭子铨把自己的祖宅和100多亩田地都变卖捐赠。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开明乡绅、各姓祠堂、名人踊跃捐资,募得兴建书院的资金。 如今,新乡贤正为这里带来新气象。乡贤李昌开成立教育教学奖励基金,为学校师生伙食费买单;黄蔚德捐出100万元成立敬老爱亲个人奖励基金……不久前,乡贤们组织成立了村教育基金会,对考取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村民家庭进行奖励并张榜表扬。 事实上,直播,不只是秧田村,整个浏阳市北区向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位于这个片区的沙市镇沙市社区、秧田村、龙伏镇焦桥村培养的大学生约占村总人口的八分之一,其中有36名博士,成为有名的“博士村群”。 “博士村是浏阳耕读文化的一个缩影。好家风、好乡风、耕读文化代代传承,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更强化了精神文明建设‘内核’。”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黎春秋说。 激励政策:奖优生,聚优师 作为一名从事42年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陈永流对博士村的“秘籍”这样总结: 一是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二是村里读书的氛围好,对教育很重视。每年考取本科的学生都能从村里获得400元的奖励,“记得当前我家孩子考上大学,村主任、村支书拿着红包来祝贺,这是很大的精神鼓励”。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对本科生来浏阳工作有奖励政策。这些年也在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陈永流说。目前他的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这在当地算比较高了。再过一年,陈永流就要从文光书院退休了。他深深热爱着这个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校。谈到今后当地教育的发展,他坦言,目前当地教师队伍的稳定仍面临难题,“要让优秀的老师留下来还需要更多的政策保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