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观察地面遗址,探地雷达等技术将遥感探测的触角延伸到地下。比如水下遗址探测,聂跃平介绍,遥感手段能测量水下地形,反演历史条件下的水下地形信息,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进而推测古地理、古气候和古代社会的发展情况。 看未来 将更多地应用在遗址探明、保护和遗址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遥感考古因为在遗址探测上的优势,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据聂跃平介绍,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众多遗址,如果仅仅依靠历史记录或偶然发现来寻找是不够的。此外,即使发现了一些遗址,也大多七零八落,难以从整体上和空间上了解古人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过去数十年中,国内外科学家纷纷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考古工作。 1906年,英国人在热气球上拍摄公元3000年前的“巨石阵”,被认为是应用遥感原理进行考古的首次尝试。之后,遥感技术应用在城市古建筑及其遗迹拍摄和探测中。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航空航天的发展则为空间遥感提供了基础。随着数据获取越来越便捷,多源影像被综合应用于考古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与遥感的结合,使得探测和研究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地面上的物体,还能穿透至地下进行深层次的探测。 我国遥感考古技术应用较晚,开始主要服务于重大工程建设。比如,上世纪60年代修建三门峡水库时,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照片对库区古代遗址、墓葬的分布进行分析。2006年,我国启动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遗产名录工作,但这项工作并非易事。困难之一是目前运河的不少踪迹已经从地面上消失了,留下的是保存在地下的遗址。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证明大运河的存在、走向等信息?聂跃平团队根据遥感数据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大运河遗址的生态保护措施。今年4月,王心源团队还将前往突尼斯,带领一支国际团队对古罗马帝国路网系统和驿站的遥感考古进行考察研究。 目前,遥感技术在“一带一路”考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聂跃平说,科研人员已经把解译过的区域资料保留下来,用于进一步研究。未来他希望建立一个全国的遥感考古信息库,从而让遥感考古技术更好地应用在未来遗址保护规划、遗址环境变化的动态监控等工作中。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