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在北京的老外同样的问题,答案又是另一番色彩。 混北京的老外说混上海的都是弱鸡,揣着几张臭钱来消费,根本不懂真正的中国。混上海的又都说北京老外都是loser,除了拿情怀来泡免费妞外什么都不会。 在上海老外眼里,其他地方的老外都是乡下老外,但在北京老外眼里,自己才是受到皇恩润泽的老外。 上海老外觉得北京老外都穷逼,北京老外觉得其它地方的老外都是群众,无从领会一种文明的精髓。 鲁迅说他那个时期留学归来的人有一种歧视,留学欧美的看不起留学日本苏联的。欧美同学会可以有捷克回来的学生参加,但是留学日本苏联的不能参加“朋友说上海的老外走在路上看起来一点都不开心,我一直记得这句话。他在观察群体气质而不是个人。” 而北京老外就算污染指数炸了也不爱戴口罩。如果天气见了晴,一定得坚持骑车去串个胡同,为的是去和大爷们聊天儿逗闷子,苦练儿化音,争取早日让外地人听懂自己的中国话。 吃饭必须去簋街,再不济也弄个烤串儿麻辣烫,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哪儿脏去哪儿,深谙洗得干净的麻小不好吃等世之显学。 “上海老外不行,除了去电音派对什么都不会。这种空气他们来了也活不到两天。”北京的老外主要来自200多个大使馆,以及10多所涉外大学,都是奔着治国平天下来的,连来自那几个小岛的老外到了北京还是得分英格兰和爱尔兰,时时透露出某种不言而喻的高级。 有次去听讲座,一老外还操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问旁边中国小伙子,“你从上海来北京有没有感觉到了大农村?” 在北京学中文的老外聊天。他问我:"上海人是不是不喜欢北京人?我在上海买咖啡,问售货员多儿钱,售货员立刻变得特别不耐烦!”北京的咖啡比上海便宜将近一半,蛋糕也便宜。上海物价稍高,有的地方是差异化服务,看你有多少钱。大多数北京的服务员可实在多了,不分人,虽然有些笨拙,但是和新天地油嘴滑舌讨好老外的店员相比还是略显可爱。 对于那些看重中国文化里人情味的老外来说,北京为再好不过的选择。 北京老外普遍对入乡随俗这件事无师自通在另一边的魔都,真正的鄙视链根本触及不到松江以外,对他们而言,老外只有两种:英语外教以及其他老外。 那些公司委派前来的外贸要员或者凌晨六点去健身的投行高管,拥有的才是一份“real job”,那些外教在他们眼里地位最低,似乎这些人只是在本国混不下去才来中国淘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趁机背着老婆骗几名无知少女而已。 这样的人有,但毕竟少之又少。而即便是外教,收入也比很多人高。 “我以为歧视的依据是有钱,比对方见过市面,却不知道居住地和职业都能用来歧视。”与几年前相比,中国的竞争压力大,更难立足了,某些老外可能有优越感,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蔑视他人。 歧视是人的天性,并不是中国特有。就像杭州做乐队的老外瞧不起当模特的老外,来山东喝酒的老外看不起不喝酒的老外,加拿大华人之间的互相鄙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