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从怀孕到生育吧,就是一件烦心事。如今的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大多人满为患,想生还得排长队等候。还有不少孕妇是在走廊、过道的临时床位等候生产。 据统计,中国现在每千名儿童仅有0.5个儿科医生,这且不说大量优质妇幼保健资源还都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 我就亲眼见到,在某大型妇幼医院,有孕妇都快临盆了,前台护士还不紧不慢地观望了下,说是“口子”开得还不够大,让先回家等着。这种折腾,估计遭受过一回的人不会愿意再来一回。 再说小孩上幼儿园、小学。大家也都知道了,如今在城市里要给孩子报名上幼儿园、小学是一件大事。 有的地方,老人连夜搬凳子排队,等幼儿园发号子。上公办小学,对不起,先把房子买了。公办小学费事,民办小学也是门庭若市。特别是好的民办小学,招三四十名学生,很可能会有一两千人涌过来报名。 而没钱买学区房又挤不上民办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有些只好把小孩送回老家。留守儿童可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至于上学后的费用,每个家庭不一样,但是担子都不轻。 《人民日报》就有报道,育儿成本占到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 ,因此调查对象中“七成不愿再要(二孩)”。上个英语培训班,一年下来七八千元,再上个数学班、兴趣班之类的,更没法说了。 却不知,个税改革方案中扣除家庭教育费用,能包括这些开支吗?想必是不可能的,否则财政也吃不消了。 发点“奶粉钱”,直播,对于许多可以生育二孩的家庭来讲,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真正阻碍这些家庭生育二孩意愿的,还在于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平跟不上。如果一方面鼓励生育二孩,另一方面相关公共资源仍然这么稀缺、不均衡,也只会越发加剧资源分配的矛盾,造成更多的不公平现象。 当一个社会连生育问题都存在着事实上的贫富差距,这就不是简单的鼓励政策和财政补贴所能解决的了。 所以,要打消生育二孩家庭的心结,更为重要的是加大投入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而不光是发“奶粉钱”那么简单。否则,就算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也难以缓解这一矛盾。 这表面是一个政策转向的问题,其实却是涉及社会整体运作机制的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