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三楼排练厅,“戏比天大”四个大字高高挂在南面的墙上,在“戏”字底下新添了一个不大的相框,赭红色的底上印着100多个白色的字,简单地写着五条“演员队后台管理制度”。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对北京人艺而言,这个小框不容忽视——这是人艺建院60多年来,演员队第一次制定一套管理制度,不仅挂在排练厅,也挂在首都剧场的后台。 “现在必须先把规矩变成规定,然后才能把规矩建立在每个人的心里。”北京人艺新任演员队队长冯远征,以及两位副队长王斑、王刚共同制定了这个管理制度。 “得告诉年轻人该怎么做” 人艺演员队队长虽是处级干部,但负责的大多是杂事儿:安排演员上戏,协调演员和剧组的关系,管理演员外出拍戏,演员头疼脑热怀孕生孩子的事儿也都得关心。一般来说,演员队长在剧院待的时间要比别人都多,像冯远征这种正当年、在外面也是戏约不断的演员,是不愿意把自己绑在剧院的。 “从几年前开始,我无形中有了一种责任感,也正是这种对北京人艺的责任感让我接受了这个安排。”冯远征说,现在他对接外面的戏很挑剔,今年上半年都在剧院演戏,随后是在几所艺术院校上课,要到8月份以后才出去拍电视剧《老中医》。 冯远征是北京人艺培训班培养出来的演员,与吴刚、丁志诚等人都是同学。刚进剧院时,他们因为调皮总是会被老演员们指责。后来,在外面拍戏多了,回剧院的时间少了,总觉得剧院有事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自己把演戏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了,“那个阶段特别自由自在,人艺的天塌了,上面有老艺术家们顶着,下面还有更年轻的演员,和我们没什么关系。” 可是近几年他发现事情在慢慢地变化,老艺术家们一个个地走了,濮存昕和杨立新都快退休了,开奖,“我也开始看不惯年轻人了,开始意识到人艺要延续辉煌,就得有人站出来告诉年轻人该怎么做。” 冯远征认为,演员的品质关乎人艺金字招牌的成色,“人艺这个牌子靠的是剧院上下共同打造,北京人艺的舞美服化道都很厉害,但演员是北京人艺的门脸儿,观众看到的人艺是以演员为主,所以一定不能忽视对演员素质的提升。”这也是他接任演员队队长后工作的重点。 弥补“家风”传承的缺口 宋丹丹、冯远征、何冰、梁冠华、岳秀清、吴刚、丁志诚……北京人艺有一大批优秀演员都是人艺演员培训班培养出来的,都是在人艺的传统氛围中熏出来,在老艺术家们的言传身教中成长起来的。 在类似“家长制”的氛围中学习成长起来的冯远征和他的同学们,自然而然地从老艺术家们身上继承了人艺的“家风”,但如今的年轻演员都是从高校毕业后分配到人艺的,缺少了熏陶的环节。 “他们刚进剧院时也会有培训,但那种一天半天的培训就是了解一下人艺的历史而已,不足以使他们对人艺产生感情。”冯远征说,很多人在剧院外面看到的是人艺的表象,抱着梦想进入剧院,看见的仍然是表象,大多数人进到剧院后很长时间只能跑龙套,难免会产生怨言,觉得还不如去外面拍戏。 “其实他们误解了人艺的工作方法。没有人告诉他们,那些如今在外面已经是腕儿的演员,在人艺也曾跑了十几年的龙套;不知道那些腕儿们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在侧幕条看过多少次老艺术家的表演;光看见腕儿们到了后台也玩儿手机,不知道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排练表演方法。”冯远征说,为了把这些年轻人不知道的秘密告诉他们,演员队从今年1月份开始举办青年演员培训班,请来剧院的前辈艺术家给演员上课。 90岁的蓝天野是第一位老师,他从演员的天职开始讲起,说到北京人艺在生活积累上的传统。濮存昕讲了第二课,讲述台词对演员的重要性,讲自己在人艺如何从自卑到自信。随后,杨立新、冯远征也都要给年轻人们讲课,“每个月上一堂课,j2直播,让年轻人常常到剧院来,不仅是为了上课,也是希望大家能够见见面、聊聊天,产生一种向心力。” “先有规定才能有规矩” “演员演出前一小时到达后台化装间,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无特殊原因,不得迟到、早退,舞台监督做好考勤登记工作。”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