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衍宗在仔细检查电影胶片是否破损。
罗衍宗开车前往一村庄放电影。
天黑了,罗衍宗(左)在露天放电影给村民看。
南国早报记者 魏碧锋/文 唐辉吉/图 从今年起,罗衍宗不能再为村民放电影了。 2007年,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农民罗衍宗,花500元买了一台二手放映机,在自家门口撑起银幕,为村民放电影。后来,他开始走村串巷,为十里八乡的村民义务放映电影。 村民们说:“老罗是个好人,我们支持他。”当地官员也承认:“罗衍宗干了件好事。” 于是,罗衍宗被冠以的头衔越来越多,“板城好人”“最美基层宣传员”……时间到了2016年12月26日,就在这名六旬汉子再次想出门放电影时,板城镇里传来了消息,让他去镇政府大楼谈谈工作。 “喝了杯水出来,就什么都不是了。”罗衍宗被取消了放映资格,见到南国早报记者,他反复问着同一句话:“为何做好事,也会有人阻止?” 1 放映员 为实现夙愿,出力贴钱放电影 2016年12月29日,夕阳西下,寒风刺骨,罗衍宗用钦州白话吼几嗓子“放电影咯!”钦北区小董镇中花村的一块大土坪很快热闹起来。为了占个好位置,有的村民没吃晚饭,就带着凳子来赶场。 村里的热闹场面,让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但人群后面,忙着调试设备的放映员罗衍宗,却没有了往日的笑容,他心里明白,只要有关部门不松口,2017年元旦后,他就再也不能放电影了。 因为记者的到来,罗衍宗特意选择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2007年,他第一次放的就是这部片子,随后的10个年头里,罗衍宗的足迹,遍布板城镇及附近小董镇、太平镇等地的大小村庄,放映了2000多场电影。旧片重映,在他看来,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仪式感。 放映机里的胶片缓缓转动,坐在一旁的罗衍宗,向记者述说着过去。小时候,家里穷,没钱进电影院,罗衍宗就站在影院门缝外,用一把小圆镜进行反射,偷偷观影。那时他想,等将来有条件,一定要买台放映机,放电影给大家看,不收钱! 罗衍宗小时候的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中花村村民说,这么多年来,罗衍宗不时来给他们放映电影,连饭都不吃一口,更别提收钱。事实上,10年如一日的坚持,罗衍宗花费并不少,他拿出平时积蓄,先后购买了7台放映机及几百部老电影拷贝,光开车走街串巷,atv直播,所耗油费,就有数万元。 出力还贴钱,到底图个啥?“我喜欢放电影,更喜欢和乡亲们一起热闹。”罗衍宗说。 2 被认可 影响力扩大,成了“民间话事人” 《小兵张嘎》片长101分钟,记者就听罗衍宗讲述了101分钟。 如果说罗衍宗当初放电影,是为了实现儿时梦想,但接下来的坚持,或许离不开村民的支持与认可。在附近的村庄,许多村民尊称他为“罗叔”。对此,罗衍宗乐在其中,满满的成就感。罗衍宗和记者谈了不少他帮助过的人,做过的好事。其中的一个细节是,每每介绍完一件事,罗衍宗都不忘记提醒记者:“我本身是个农民,没什么文化。” 从刚开始纯粹放映免费电影,到后来义务宣传各种国家政策,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罗衍宗以放电影为依托的公益活动,越做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最多时,有超过10人参与到罗衍宗的团队,而他本人,也成了当地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民间话事人”。当地附近村民遇到困难,都希望罗衍宗能帮忙反映一下,他对此也乐此不疲。 小董镇那汪村,离镇上有六七公里远,修路“卡”在一片树林上,当地与树林的主人谈不拢,僵持多年,罗衍宗出马劝说后,路很快修了起来;板城镇官庄村没有路灯,不用摸黑走路,直播,一直是当地村民的愿望,但苦于群龙无首,各方面无法协调。罗衍宗介入后,夜晚的村间小路,终于亮了起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