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既重大、严肃又充满无尽的想象空间。它吸引我们如同回到十七年前创业之初一样,从零开始研究各个可投入的社会领域,从零开始构画各种发展策略。所幸的是,我们比起十七年前拥有更多智慧而坦诚的朋友和师长。他们鼓励并支持我们以最大的勇气和最坚定的信念来继续探寻上述我们包括所有人都迷惑的问题。因此我们把这个理想定义为——全力支持人类在对大脑认知领域的无尽探索。 脑科学作为人类现有知识体系里最为复杂而困难的课题之一,既充满魅力又让人望而却步。我们深知支持脑科学研究的决定将带来两个必然的挑战:巨大的付出和漫长的等待。对于前者,我们的回答是:全力以赴,对于后者,我们的回答是:永不止步。 脑科学是一项投入巨大,而挑战也是巨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脑科学研究是全人类的研究,需要极其深入的跨国和跨学科的协作。 中国的科学研究机构正在成为全球科学研究领域迅速崛起的力量,中国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素质也让世界科学研究界十分瞩目。参与和支持中国脑科学研究在国际上取得成就和突破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在思考和进行深度沟通的领域。 我们已经在与多家中国顶级脑科学研究机构在接触,我们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和媒体分享与更多研究机构的合作计划。 为了促进中国研究人员与国际上的交流,我们还在考虑设立一个资助全球华人、博士后和助理教授的项目,长期支持上百名研究人员,加强华人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在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团队的帮助下,一位四肢瘫痪的病人终于独立依靠自己意识控制的一只机械手臂,喝到了一口冰啤。Credit:Caltech, Keck Medicine of USC, Rancho Los Amigos National Rehabilitation Center 加州理工学院如何做募捐 在所有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令人深思。类似陈天桥这样的慈善家已经存在了捐赠的想法,作为一个潜在的受捐机构,是否也做好了准备?也就是说,面对潜在的捐赠对象,一个机构是如何鼓励募捐的?以及,科学家应该如何说服捐赠者投资自己的研究领域? 加州理工学院创建于1891年,与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现代大学成立时间相似。加州理工学院历史上产生过35位诺奖得主,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其规模较小,有大约1000名本科生、1250名研究生,生师比大约为3:1,“与一些更加庞大的机构相比,(加州理工学院)能够为她的支持者提供一个更加精简高效的结构。”加州理工学院的发言人Steve Ritea在给《知识分子》的回复中说。 事实上,作为一所私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一向有着成熟的募捐体系。Ritea介绍说,加州理工学院的发展与研究所关系部门(Development and Institute Relations)负责与捐赠者和潜在的捐赠者合作,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使资金资源与学校的愿望相匹配,所有的支持者都能够充分参与,享有知情权,为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和教育的卓越发展尽心尽责”。 2015年5月22日,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教授Richard Andersen和同事关于脑机协作的一篇论文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与此同时,与这一研究相关的一个视频被上传至互联网——Andersen和同事帮助了一个四肢瘫痪的男子利用自己的想法控制一只机械手臂。 “陈天桥最初是受到Andersen这一工作的鼓舞前往加州理工学院,了解Andersen的研究和整个加州理工学院的。”Ritea在回复中说,“我们就加州理工学院的使命、目标、历史和独特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交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关系得到加强,于是有了这个捐赠。” Ritea介绍,陈天桥的这笔捐赠将使得加州理工学院加强在神经科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实现真正的跨学科研究。“陈天桥与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将使全校的神经科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共同协作,理解大脑功能背后的基础原理。”Ritea说。 陈天桥-雒芊芊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David J. Anderson科学家如何与外界沟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