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在会上总理发出这样一句感叹。李克强总理会上明确指出,要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专家表示,民间投资可谓是东北经济的一大短板,新一轮的东北振兴要想走下去,促进民间投资回暖必不可少。 “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民间投资不容乐观 近两年来,东北民间投资情况不容乐观,在东三省中又尤以辽宁情况更最为严重: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辽宁GdpGDP增速为-2.2%,是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连续几个季度一直呈现负增长的状态。;民间投资更是不容乐观:,前三季度投资增速严重下滑,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63.5%,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66.5%。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高国力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北民间投资出现下滑的态势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高国力表示,客观方面来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化工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过于集中,东北地区民营企业相对比较滞后,民间投资缺少高回报的领域,使得民间资本不愿意去东北进行投资。 “从主观方面来说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不理想,投资后的审批程序繁琐,周期慢,效率低,这就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 高国力说。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政对此有着相近的看法,他认为东北民间投资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投资者对东北民间投资环境预期不看好导致东北商业环境进一步受挫,东北商业环境进一步受挫后投资者的预期又有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现在整个东北的民间投资都不乐观。 “从官方层面来看,东北地方政府对企业服务相比南方也有很大的差距,多重因素导致了现在东北民间投资环境的恶化。”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李政这样说到说道。 多方发力 共促东北民间投资回暖 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大局,事关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福祉,新的一轮东北振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促进民间投资回暖便是东北振兴的重点之一。 11月8日,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开展PPP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东北地区PPP项目建设,成为推进东北振兴一个新的亮点。 11月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直播,推进“法治东北”、“信用东北”建设,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同时,《意见》要求要通过市场化合作方式积极吸引项目和投资在东北地区落地,支持东北装备制造优势与东部地区需求有效对接,增强东北产业核心竞争力。 与此同时,国务院各部位部委也与东三省积极联动,促进民间投资回暖。11月,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日前联合发函,将联手帮助辽宁省开展PPP创新工作,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辽宁省PPP项目建设,推动辽宁省投资企稳回升。民间投资情况相对较好的黑龙江与吉林也在积极发力:黑龙江哈尔滨印发《哈尔滨市PPP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引导各类社会资本踊跃参与哈市公共服务领域建设项目;吉林省出台多项措施破解产业结构单一的痼疾,为社会投资腾出配套空间。 专家建言:各省因地制宜吸引民间投资 “各个省份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政策来吸引投资。”在谈到东三省怎样吸引民间投资时,李政这样说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