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缭乱的挂号方式缘何让患者‘蒙圈’?” “魔高一丈的号贩子有啥新招数?” “患者对‘全面预约’与‘取消加号’存在哪些误区?” “一张‘京医通’卡背后到底有几个‘婆婆’?” 清晨,以神经科闻名的北京天坛医院,挂号大厅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个穿着深色外套的中年人踱步徘徊、环顾四周,不时“截住”身边的患者低声询问,在记事本上仔细记录……这个中年人,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于鲁明,这是他今年第十次暗访医院“挂号难”问题。 为遏制号贩子,缓解“挂号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诊断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难题,今年年初开始,北京22家市属三甲医院陆续试点“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模式,并继续推广“京医通”微信、自助机等多渠道挂号。 使用“京医通”微信等新的挂号渠道,预约的时间仅需要几分钟,与原来动辄几十分钟排队挂号相比,便利性大大提高。 “新举措运行半年多效果咋样?号贩子还猖獗不?我得切身体验。”于鲁明说。 天坛医院门诊大厅南侧,四个挂号窗口前已是人声鼎沸,每个窗口都排着30多米长的队,而一旁整齐排列的数十台自助挂号终端机前,却显得冷冷清清。于鲁明眉头一紧。上前问了一对年轻夫妇。 于局长:你们为什么不用手机预约挂号? 年轻夫妇:114根本打不通,“京医通”微信要么没号源,要么无法登录,还是一早来排队靠谱。 在巨大的需求面前,新的挂号方式只能起到暂时缓解的作用,虚拟世界里早已排起“隐形的长队”。 于局长:那为什么不用自助机终端挂号? 年轻夫妇:“没用过,不知道好不好用,听说用之前还得排队办诊疗卡,太麻烦了。”即便是暑热难耐,人们还是习惯到挂号窗口排起长队,哪怕旁边就有醒目的“自助挂号不排队”提示(6月6日拍摄);本来是提供方便的自助挂号机遭遇“寒潮”,无人理会(11月2日拍摄)。 11月13日,记者登录“京医通”微信公众号,发现未来几天内同仁医院眼底门诊都显示“约满”。 局长心声 挂号时间长、缴费时间长、候诊时间长、诊断时间短,这老百姓总结出来的“三长一短”现象,形象地说出百姓的心声。今年年初开始,北京市22家市属三甲医院陆续试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改革,推出多种挂号方式,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由于医院各自为政、导医标识不清、志愿者缺乏,很多患者对新挂号方式并不了解:有的不知医院有便捷挂号途径,atv,有的不会操作手机等移动端挂号,还有的在人流高峰时段根本找不到自助机取号……最终,直播,“互联网+”的高科技也“玩不转”。 看“数”说话:北京看病到底有多难这是北京部分三甲医院2015年门急诊量。这意味着一些医院每天要有超过1万名患者前往就诊。 11月2日清晨,天坛、宣武、口腔医院门前拥挤的车流。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统计调查北京市卫生部门统计,2015年北京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2.35亿人次,出院338.1万人次,比2010年分别增长48.8%和50.7%。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