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洛阳,王娜娜的广告店内。王娜娜讲到自己的大学梦时,流下眼泪。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本稿转载公众号剥洋葱people(微信ID:boyangcongpeople) 2016年11月11日,新京报创刊13周年。13年,是风华正茂的又一次启程。 这一年,新京报记录了千万张面孔。他们或是国情大政影响下的“二胎母亲”,凭借一己之力追凶17年的农妇;或是在湄公河行动后坚守边防的缉毒民警,在创新潮头改变世界的创业者,大山深处悬崖村的孩子们;或是大贤村受灾村民,电信诈骗后死亡的准大学生…… 喧嚣、复杂的年代,更需要对世界抱有最初的信念和理想,爱与良知。 在新京报创刊13周年之际,我们推出“2016面孔”系列报道。回看这些新闻人物的无奈与疼痛,幸福与欢愉。他们脚下的土地和脸上的光,雕刻着时代的印记,意喻着前进的力量。 本期面孔:王娜娜文|新京报记者王佳慧 编辑 | 胡杰美编 | 顾乐晓 郭屹 校对 | 陆爱英 十月底的洛阳浸在秋雨里,气温走低,王娜娜换上了那件玫粉色的大衣。被顶替上大学事件沸沸扬扬时,她身穿这件衣服在周口职业技术学院门前拍的照片被各大网站转载。王娜娜揪着已经起球的袖口发怔,“去年买的这衣服,新闻一发刷屏都快成网络爆款了,今年再穿上,一切都不一样了。” 13年前,河南周口沈丘县20岁的王娜娜复读一年后没有等来大学录取通知书。此后,她在洛阳安了家,有了一儿一女。 2015年,一次贷款申请中,她发现自己当年考上了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但被人顶替上了学。 舆论汹涌下,顶替她上学的张莹莹被注销学籍,并被其就职的单位解聘。涉事13人中3人移交司法机关,10人被处分。 一年以来,“王娜娜事件”正在归于沉寂。王娜娜和老公打理着自己的小广告店,接送两个孩子上学,上幼儿园,生活平淡无奇。而在内心,她想要上一次全日制大学的想法却愈来愈强烈。 王娜娜告诉剥洋葱,正是这一年的波折,把她13年前上大学的梦想又活生生撬开了。 现在,她前所未有地想“圆”那个大学梦。 “上大学是我的梦想” 与一年前相比,王娜娜瘦了些,原先脸蛋上粉扑扑的肉少了,鼻翼两边法令纹加深了。 发现自己被顶替上大学后,她反复找对方及相关部门。事件被曝出的前几个月里,政府官员、媒体纷至沓来。“我忙了多少年生意,你看我周边这个环境,谁还想过再上学。”当事件热度降下,王娜娜一边等着处理结果,一边恢复平静的生活。“可我这心再没平静过。” 王娜娜觉得,正是这一年的波折,把她13年前上大学的梦想又活生生撬开了。 今年6月,王娜娜回了趟老家沈丘县。她自己准备了红顶帐篷、矿泉水、小扇子,于高考当天在母校沈丘二高门前支起了“王娜娜助力高考圆梦想”爱心点。 王娜娜说,回母校给高考学子们打气的想法,是她一下子就决定的。除了献点爱心,还有就是感受一下那种高考的气氛。 王娜娜盯着沈丘二高的大门,一科考完,她心里默想:这些孩子四分之一的命运被决定了。 有人找她合影,对方搂着她说“王娜娜你站在这里就很了不起,你闹这么大,县长找你你都不见,搁别人都不敢回来了。”被顶替事件引起全国关注时,当地政府官员曾托人见她“想和解”,她一口回绝。 那天,县里领导也在学校门口。“我有点儿心怯,他拿手机拍我,我也拍他。”王娜娜心里嘀咕,要不拿瓶矿泉水送过去?结果她还是没去。 高校毕业季时,王娜娜到北京录制节目。空余时间她跑去清华北大的门口,和戴着学士帽的毕业生们合影。她去传媒大学咨询远程教育课程,接待的老师认出了她,“老师和我说,河南是高考大省,考试的孩子不容易。”王娜娜当即很感动,她觉得相隔很远的人都在关注着自己。 回到洛阳后,王娜娜整晚的想,“自考和成人高考没有我想要的东西,我费这么大劲儿不是要拿那个学历文凭,我要的是上大学的生活。”她打消了接受远程继续教育的念头。 “我觉得他们少写了个‘假’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