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种种农民工的溢美之词遭遇“农民工不敢××”系列,是城市发展的尴尬。今天的农民工依然有很多人干着灰头土脸的工作,需要端着饭盆蹲在马路或工地边;他们因为交不起高昂的房租又无法享受到各类政策性住房被迫住在2块钱一晚的铁皮箱中甚至露宿过街天桥之下……虽然这个群体已经对自己的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迫于现实的无奈,他们又如何能拾起自己的尊严,怎么做得到体面而从容地与都市人一道享受城市的繁华? 要解决这些问题,光有键盘侠的“鼻子一酸”远远不够。如果不能按照新型工人的标准,安排好其生活与就业环境的保障,真正维护他们的各种权益,所谓的尊重与敬意就只能是句空话。 2014年10月,j2直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为农民工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关于农民工用工时长、劳动仲裁受理等强制性规定,还有河南等地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受益范围 <http://news.163.com/16/1026/21/C4B66M0J000187VE.html>。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法》的制定和出台如今也摆在了立法者的案头上。政策在上,要真正惠及所有的农民群体,不仅需要个体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更需要政策执行者层层落实下去,让“新市民”真正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善意。 人们与其每一次看到类似于农民工脱鞋、让座的新闻唏嘘感叹整个农民工群体,不如从小处着眼,以渐进式策略,能解决一部分人就解决一部分人。比如由地方政府出资,为一个工地提供更好的食宿条件;在农民工聚集较密集的地区建立起相对廉价的配套生活设施;让更多农民工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各类保险相对应的福利等等。 都市人意识到对农民工的“亏欠”是件好事,但要修改的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或者偏见。待遇不改、政策不变,对于这一群体而言,并无实际意义。只有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共同发力,做出一系列持久的努力,那些胆小而自卑的建设者才能真正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温暖,拾起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尊严。 文/熊颖琪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