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图片视频广告、使用代号规避监控,神秘的包裹、互不相识无需见面的交易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各类非法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通过网络被收购,再销往各地。 交易链已经开始转变。 10月11日,艾利艾智库发布了《中国野生违禁品网络交易趋势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内容显示,野生动植物违禁品交易正在呈现出网络化、隐蔽化、跨国界、跨平台的趋势。 报告还提醒,近年来在中国各大城市中兴起了一股“宠物热”,不法分子借势将野生动物打上“萌宠”标签,伪装成普通家养宠物向用户兜售。 交易渠道向网络转移 根据报告内容,从公开报道的野生动植物违禁品交易案件来看,在2015年1月至5月,有30.6%的案件涉及线上环节,而在2016年1月至5月,这一比例提高到了46.3%,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此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公开查处案件的数据显示,在41例公开案件中,犯罪分子都使用了移动即时通讯工具进行联络、收购、销售。 相比传统的线下非法销售,网络世界极大地扩大了买主范围,卖主的销售渠道也大为拓展。不法分子往往会使用社交网络、电商、论坛等公开渠道,通过网帖、网文、评论区等形式发布联络线索,向潜在买主释放信息,为进一步和潜在买主取得联系做好铺垫。 报告指出,多类野生动植物违禁品开始迁移至网络途径售卖,珍稀动物尤其突出。野生动植物违禁品买卖作为传统的线下犯罪形式,正在逐渐呈现出向网络迁移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违禁品通过网络渠道售出。 互联网售卖的方式打破了买卖双方的地理距离限制,便于卖家广泛联系潜在买主。 针对野生动植物违禁品交易的查处工作难度也随之提升。 象牙为首要买卖对象 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间,据公开案件数据统计,网售违禁野生物种类超过52种。这期间的网民举报信息中,涉及到的野生违禁物种类更是多达上百种。其中,象牙、蟒类、陆龟、犀牛角、穿山甲排名靠前,是网售数量较多的野生物类型。而屡禁不止的象牙交易,在网络非法交易中也是重灾区,象牙交易中采用网络平台出售的比例达到48%,高居首位。 报告指出,全球野生动植物违禁品管理规定差异化,跨境网售趋势显著。2015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办理野生动植物刑事案件31746起,其中,利用互联网跨国贩卖野生动物案件呈上升趋势。 2016年9月26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第17次缔约国大会上,与会的大型企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也宣告称将通力合作,共同保护濒危物种,打击野生动植物网络犯罪。 非政府组织——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自2012年以来,每月对中国网络平台进行濒危物种贸易监测。 《TRAFFIC网络非法野生物贸易监测报告(2012.1-2014.9)》显示,每月新增非法野生动植物制品广告量在2012年3月达到最高值,当月监测到4000余条新增非法野生动物制品广告。 艾利艾智库发布的报告则指出,从活体到加工品组织化运作,野生动植物违禁品买卖的上下游产业链条正在形成。野生动植物违禁品网络非法交易正在向组织化、集团化发展,从单独作案向团伙作案方向发展,整体打击成本、时间增加。多类野生动物从原活物到加工制品均有涉及,并借助网络平台流入市场。 部分非法野生动物伪装成“萌宠”销售 “非法贩卖广告多以图片、视频形式呈现,监测难度上升。” 艾利艾智库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不法商家将其个人社交网络、即时移动通讯空间作为野生动植物违禁品贩卖广告发布平台,广告信息的形式以图片、短视频为主,涵盖野生动植物违禁品活体及制品的详细信息,“试图通过展示色彩化、动态化的内容提升手中野生品的真实、可信程度,赢取卖家信任。” 图片、短视频的广告形式给非法交易信息的监测、发现提出了新挑战,atv,监测、甄别的人力、物力成本增加,打击难度也相应增大。 而为了进一步躲避监测和审查,不法分子还采用“暗语”、“黑话”等隐秘代名词来进行野生物网络非法交易,进一步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2012年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发现了15个代名词, 201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64个,涉及象牙,红珊瑚、犀牛角,虎骨,玳瑁壳,穿山甲鳞片等数十种生物。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