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里。 王辰 澎湃资料图
【新民晚报· 新民网】9月15日22时04分,中秋佳节团圆时,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发射。 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研制的后方工作人员与在北京飞控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控制大厅的同事一起,为天宫二号的每一个动作牵肠挂肚。 对参与研制任务的上海航天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难忘而忙碌的中秋之夜。 “孪生兄弟”内涵不同 本次任务中,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天宫二号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电缆网)、资源舱结构及总装工作。 实际上,天宫二号和天宫一号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研制出来的“孪生兄弟”,天宫二号最早是天宫一号的“备份件”,atv,如果“哥哥”出现异常状况,“弟弟”就要顶上。2011年,“哥哥”天宫一号的完美演出,让弟弟当时没有出场,但从此弟弟却有了更神圣的使命——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开展太空科学实验。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备份目标飞行器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工程专家查学雷说:“实验舱大家比较熟悉,出现在电视画面中航天员太空驻留的部分便是,相对而言,资源舱是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 天宫二号资源舱是整器能源的缔造者,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身高3米多,腰围也接近3米,是个上下一般粗的大家伙,他的个头比实验舱矮,却为天宫二号提供所有的动能和电能,航天员维持生命的氧气也储存在这里。 为了适应任务的变化,资源舱进行了多项改进设计,与实验舱一起全力保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各项任务:接受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访问,考核验证航天员中期驻留、推进剂补加等空间站相关关键技术,并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试验,以及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技术验证试验。 “拆除改装”步步惊心 “新装一个毛坯房,还是改造二手房,哪个容易?改装的麻烦更多,设计师、工艺师、总装、吊装、电装、精测、检验各工种要环环相扣,密切配合,哪一步没做好都会影响全局。”查学雷说, 天宫二号资源舱总装设备近150台/套,空间应用系统载荷设备数量比天宫一号增加不少,在不影响原有设备安装状态前提下,研制人员只能见缝插针。第一步需要把资源舱上设备、热控多层、电缆、管路、报废的支架全部拆除,然后在舱上钻孔,安装支架,最后把沿用的管路和设备、电缆、新增的管路和设备、热控多层等重新安装到舱上。 “大量新增的设备对舱体的动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改装中的多余物如何控制?是否还有其他未曾预料到的风险?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困扰着我们,一刻不敢放松。”最终,团队通过改装初样天宫一号结构热控资源舱来了一次全面的摸底。“我们进行了支架拆除、管路拆除、设备拆除、单舱振动试验、整器力学试验、EMC试验等共计20项技术验证工作,为正式改装积累了经验。” 其次,天宫二号上的所有元器件,都要全部重新分析、校验、测试。“天宫二号2011年就做出来了,尽管当时‘身体’很好,但过了5年,有没有问题谁也不知道,我们就只能一个个检查,消除一切风险。” 对研制人员来说,资源舱内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电缆、每一个支架、每一个螺钉、每一个密封圈都是他们亲手安装的,像身体发肤一样那么熟悉。他们有时蹲着,有时躺着,有时半趴着,一个姿势保持个把小时都是常有的事。 资源舱改进研制工作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研制经费,仅结构与支架就节约了数百万元,而大量的电子单机更是价值不菲。 “摄像师”拍摄太空婚礼 天宫二号今天出嫁,它将与一个多月后进入太空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进行在轨交汇对接,上演一场浪漫而盛大的太空婚礼。 记者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的电子所实验室见到了婚礼“摄像师”的样品件。镜头直径大概20度厘米,看上去小巧,掂量起来却有点重。 为了让太空活动“看得见、看得清”,作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的“眼睛”,天宫二号装上了4台摄像机,其中舱内2台,舱外2台。舱内摄像机视场角度达超广角100度,成像效果更好,色彩更鲜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