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所高校进军海外,不担心收益但招生低于预期。 《外交政策》杂志于8月10日在其网站上刊文分析,中国教育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助力提升中国软实力,这个现象值得关注。 在一张西雅图全球创新学院(GIX)的建筑效果图上,学生们坐在灯火通明的教室里,有的挤在电脑前,有的围坐聊天,像是在讨论诸如可持续发展、移动医疗等全球性问题的对策。全球创新学院是中国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创办的一所研究生学院,今年秋季开始开放申请,第一批被录取者将于2017年入学。这是中国大学在美国落地的第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基于项目实践的教学模式”,培养“下一代前瞻者和开拓者”。 全球创新学院的创办,也代表了中国高等教育日益凸显的“全球化”趋势。然而,从中国以往在海外合作办学的经验来看,设计蓝图往往比实际收效要美好,吸引学生往往比想象中更困难。 高校“走出去”早有预期近20年来,尽管纽约大学、杜克大学、诺丁汉大学等海外名校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校,但中国的高校在国外却极少露面。然而,随着中国领导人发起的一场旨在提升教育软实力的运动,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会改观。目前已有的成果包括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和老挝苏州大学等。问题在于,非中国学生能否被这些中国高校吸引。 《外交政策》认为,中国政府热衷于做出这种改革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从19世纪的大英帝国到20世纪至21世纪初的美国,顶尖高校历史上在塑造世界主要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2016年度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显示,中国大陆只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两所顶尖高校入围榜单前100名,分别位列第42和第47。这种情况暴露了中国对海外学生影响力的不足。 中国教育并不缺乏“全球化”的经验。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演讲中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211工程”计划和“985工程”计划);2014年,开奖,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大讲话时重申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今年2月,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刊文指出“海外办学引领软实力提升”。 与海外高校的竞争也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这种“全球化”趋势。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教授凯文·金瑟(Kevin Kinser)说,中国总有一种“如果西方在做某事,那么中国必须要与他们在这方面竞争”的感觉。 2015年12月,教育部报告显示,中国教育部门目前共有4所机构和98个项目在海外运作。2016年3月,中国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称,“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了”。除了马来西亚和老挝,中国高校正在筹划更多的国际合作。其中包括:浙江大学计划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开展应用数据科学方面的合作;北京语言大学计划在日本东京开设分校;同济大学与意大利展开合作,创建“同济大学弗洛伦撒校区”;以及最重要的——清华大学与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合作创办的全球创新学院。 全球创新学院也许比其他项目更能吸引学生,因为其精准定位于科技领域,并且已有很多中国学生愿意到华盛顿大学学习(该校2014年共招收了3616名中国学生)。课程设计将融合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及经济管理学优势与西雅图的创新城市地位,且微软公司每年会提供4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尽管全球创新学院风头更盛,但位于中国江苏的苏州大学才是中国高校开设海外校区的先驱。2011年,苏州大学在老挝首都万象创建了老挝苏州大学。苏州大学此举也是为了提高其国内声誉,正如老挝苏大副校长汪解先于2014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说:“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缩小跟中国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我们认为,老挝是一个合适的起点。”而对中国来说,苏大的尝试也能为其他大学向海外拓展“探路”。 老挝苏大最大的吸引点之一在于,学生可以学习汉语,这在中国影响力日益深入的老挝意味着更好的就业前景。2015年,包括老挝苏大在内,亚洲有10所学校的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参加者人数比2014年翻了一番。汪解先说:“到毕业时,我们的所有学生都能说汉语。他们至少能说两门语言,还通晓两国文化,在当地的中国公司会有不错的发展。” 海外办学有障碍也有期待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