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受此影响,市场小龙虾供不应求,平均每斤较上月上涨2-3元
本报记者 吴婷 “800亩虾塘全部被水淹了,小龙虾都跑了,损失超100万元。”7月15日,养殖户蔡国涛站在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东湖村葫芦山泥家湾一虾塘旁,无奈地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当天,在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灾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水产局办公室副主任王勇通报,截至7月14日,全省累计394.48万亩养殖水面受灾,其中成鱼32.83万吨、小龙虾3.97万吨,整个水产业直接经济损失达63.17亿元。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前往黄陂、阳新、潜江等地探访小龙虾受损情况。 黄陂:养殖户800亩虾塘被淹,损失过百万 7月15日晚上7点,长江商报记者随蔡国涛坐着只能容纳三人的小船,行驶在东湖村葫芦山泥家湾3000多亩的水面上。撑杆划船的是蔡国涛的小舅子李大兵,开奖直播把6米长的竹竿往水下一插,竹竿只剩下不到2米留在水上。蔡国涛说,这还不是水最深的地方,最深处有6米多。蔡国涛介绍,上个月这里还是各个农户用防护网围成的大小不同的虾塘、鱼塘、藕塘和菜地。 在这片水域拥有2180亩池塘的蔡国涛,是这里最大的农户。望着眼前一片“汪洋”,蔡国涛不停地感叹:“800亩虾塘、500亩螃蟹、300亩藕塘、菜地,几千只鸡、鸭、鹅……这一年的收成全没了。” 2015年,这位儿孙满堂、年近60岁的老汉成立了蔡氏庄园武汉公司。坐在船上,看不出水下原本的模样,但蔡国涛仍能指着不同的区域告诉记者,这下面是长熟的西瓜,这一大片都是精养的小龙虾,那边都是莲藕,最远的地方还养着不同的鱼…… 小船划向蔡国涛的家,外墙上清晰的水迹记录着曾经的水位,几乎快要没过门顶,“这几天水还退了不少。” “那时候,半小时水就能涨1米。”蔡国涛回忆7月2日的暴雨时刻,“1500多只鸡,最终只救出了30多只。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钱包、手机、所有家当一件没拿,只能先顾人。”在这片水域生活了30多年的蔡国涛感慨,从来没有遇见过这么大的水。 蔡国涛估算,2180亩池塘,不算虾苗、鱼苗等养殖投入,仅重建基础设施就要再花200万元。蔡国涛去年300亩的虾塘,卖了3万多斤,而今年800亩虾塘在6月份才卖了1万斤,今年仅养虾损失就过百万元。但开奖直播同时庆幸,幸好精养密度不高,投入不大,否则损失更惨重。除此之外,蔡国涛往年可以收2万多斤蟹,今年颗粒无收,鸡鸭鱼鹅更是全部逃走,全部损失超过600万元。 目前,蔡国涛一家住在90岁的父母家里,每天凌晨两三点蔡国涛还会划着小船、拿着探照灯去池塘里捞虾苗拿去售卖。“能挽回一点是一点,灾后还要重建,生活还要继续。”蔡国涛说道。 阳新:730亩虾一夜之间全“跑”光 接连两次特大暴雨导致阳新县三溪镇全村5万余人受灾,在这场暴雨中,阳新县三溪镇横山村村民陈坚的730亩虾塘全部被淹没。 今年年初,陈坚和其开奖直播5位同在外地务工的老乡在阳新县横山村成立了诚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投资300万元。今年5月,稻虾养殖基地的清水虾已经出笼,销往武汉、江西各地,日产量达千余斤以上。按照这个规模,陈坚今年的投资可以全部回本。 但暴雨来袭,抢救不急的虾塘一夜之间变成了“海洋”,连当地村民提起也无比惋惜。 潜江:水产品损失580吨,小龙虾占9成以上 7月12日,长江商报记者在位于潜江高场养殖基地的宋师傅家里看到,虾塘里的水位较上个月有所上升,但并未漫堤。 在潜江市另一个养殖规模较大的积玉口镇,也十分平静。在通往积玉口镇董店村的道路上,两旁田地里的玉米高高竖起,一望无际的水稻在微风中摇曳。刘明强在董店村3组有着1000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并成立了专业的生态农业公司。在开奖直播的池塘里,不仅有虾稻共作模式,还有精养模式。刘明强告诉记者,稻虾养殖基本不会漫塘,水稻有很强的储水功能。就算精养,也有很好的防护防逃措施。 在潜江的实地采访中,当地一知情人士称,潜江市大规模养虾基地设施都比较完善,但是周边更远地区的小龙虾养殖散户受灾可能比较严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