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要闻 >

故宫博物院发布一系列最新文保成果

时间:2016-06-12 07:28来源:综合 作者:手机看新闻 点击:
养心殿可移动文物首次“离家” 故宫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青龙桥火车站用一场百年时空穿越活动演绎了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本报讯(记者 王岩)
养心殿可移动文物首次“离家”
养心殿可移动文物首次“离家”
故宫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故宫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
青龙桥火车站用一场百年时空穿越活动演绎了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青龙桥火车站用一场百年时空穿越活动演绎了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本报讯(记者 王岩)故宫博物院昨天发布一系列最新文物保护成果,其中,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本次考古主要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还有建筑基槽遗迹。故宫博物院透露,这里计划建成原状陈列博物馆,让后人们都能够直观地了解紫禁城的历史足迹。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故宫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

  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考古工作者甚至在基槽内部发现了古代工匠作业的痕迹——脚窝,当年,古代工匠就是踩着同样的路径小心翼翼为紫禁城宏伟的建筑打下地基。

  故宫考古人员向北青报记者介绍,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

  相关专家现场勘察后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参考。

  故宫养心殿几乎见证了雍正朝以后清代历次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清代皇帝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的中心场所。去年“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作为“故宫古建筑整体修缮保护”工程的重要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正在进行养心殿文物建筑相关的保护修复工作的研究与实施;同期开展可移动文物的记录、研究和修复。

  为了给养心殿文物一个修整的机会,养心殿可移动文物昨天第一次撤陈离开这里。在专业运输公司的协助下,首先移动的是曾经“垂帘听政”房间内的皇帝宝座。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院方已制定详细的工作时间安排表,以及相关制度和措施。撤陈工作以殿座为单位,按照文物类别,由原状陈列负责部门分别点交给各个相关业务部门,然后由各业务部门中的专业科组负责相应文物的撤陈回库工作。本组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除署名外)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