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增加了照明设施,原本昏暗的“建极绥猷”匾额和其下的龙椅瞬间“神气活现”起来。
昨日,故宫博物院,在灯光照射下,坤宁宫内帝后大婚原状陈列的红色锦缎龙凤床帏、地毯,乃至挂在墙上的对联贴落清晰可见。
昨日,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内,榻底一排现代化“宫灯”将室内照亮。
新京报讯 古时宫内入夜掌灯为照明,今朝故宫白日“掌灯”为观赏。昨日,故宫中轴线上太和殿至坤宁宫的六座宫殿内,亮起了120多组现代化“宫灯”,将殿内家具、彩绘照得一目了然,参观者再也不必趴栏杆、贴玻璃一窥内景了。 故宫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照明系统经国内外专家共同“研发”,可拆卸可移动,照明也不会损害文物,预计到2020年,故宫所有宫殿内都会装上这一照明系统,让殿外围观的游客也能饱览美景。 龙椅瞬间“神气活现” “3!2!1!开灯!”昨早10时许,随着故宫工作人员的倒计时结束,紫禁城中轴线第一座宫殿——太和殿内,六组电子灯光同时亮起,原本昏暗的“建极绥猷”匾额和其下的龙椅瞬间“神气活现”起来,一扫往日从殿外围观时的阴沉灰暗,匾额上的乾隆御印和龙椅两边的对联清晰映入眼帘,屋顶的蟠龙藻井庄严英武,颇有穿越之感。 当时入宫参观的游客成为首批故宫大殿“掌灯”的尝鲜者,历经两年研发测试,故宫已经成功研发出了既能照明,又保证文物不受损伤的灯具,并与昨天的世界博物馆日推出,不仅让观众看清楚殿内原状陈设,更能够让殿内建筑结构、彩绘、文物陈设等以其更真实的色彩呈现在观众面前,提高参观的视觉效果及舒适度。 帝后婚房一目了然 参观者不必将通过调节拍照模式或者趴在栏杆里极目向里看,也能看清龙椅的细节。 同样,参观坤宁宫的观众,也不用把脸贴在玻璃窗户上,才能看清室内陈设了。昨日坤宁宫内的正殿内亮起了48盏灯,不仅能看到外殿中两口祭祀时烹饪用的瓷缸,也能看清内室帝后大婚原状陈列的红色锦缎龙凤床帏、地毯,乃至挂在墙上的对联贴落。 灯光随自然光变化调节 几十年来,鉴于相关技术不甚成熟, 特别是国际上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出于文物保护的考虑,故宫原状陈列的大殿里一直少有照明设施,观众在门外聚集参观,狭窄的空间和内部较差的光线让参观效果大打折扣。 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介绍,目前120多组灯具已经布置到了包括中轴线上前三殿、后三宫在内的六大宫殿之中,包括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交泰殿、乾清宫、坤宁宫,灯具将全天候开放,并可随着自然光变化调节亮度,保证呈现给观众的是最清晰的室内景象。 据了解,这只是故宫宫殿照明工程的开始,预计到2020年时,类似的照明光源会布置到每个宫殿内,自此“点亮”整个紫禁城内景。 揭秘 “宫灯”光源如何保证不伤文物? 对于木质古建筑来说,自然光是其较大的威胁,因为会带来彩绘褪色暗淡等后果,而不许使用闪光灯拍照乃至不可拍照,也是参观古建筑时的“禁令”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为何敢于突破“禁忌”,在古建筑内铺设人造光源?文物保护和展陈效果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平衡的? 王亚民介绍,为增强历史文化氛围,让观众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故宫博物院专门成立课题组,研究原状陈列宫殿照明效果的提升问题,并邀请曾经参加卢浮宫展览设计的法国著名展陈照明设计大师Georges Berne参与论证等工作。 课题组通过对2014年全年“日光数据”与“殿内光数据”采集与分析,并结合每个宫殿建筑特点及功能,多次进行现场试验及论证,提出最大限度贴近自然光照射效果的设计方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