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董冠洋)中国国家海洋局22日在北京公布的《2015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80年至2015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0毫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沿海气温与海温升高,气压降低,海平面升高。 监测显示,近30年,中国沿海的十年际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2015年,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较1996-2005年和1986-1995年分别高32毫米和66毫米,为近30年来最高的10年。2015年,中国沿海各海区海平面变化明显。与常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高94毫米、91毫米、96毫米和82毫米。 不过,与2014年相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海海平面分别低26毫米、19毫米、19毫米和22毫米。报告分析,这是因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1960年以来发生了13次厄尔尼诺事件,在大多厄尔尼诺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出现偏低的现象。2014-2015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的厄尔尼诺事件,2015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2014年低21毫米。 为应对海平面上升,该报告建议沿海城市将海平面上升纳入城市发展与综合防灾减灾规划之中,包括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人口密集和产业密布用地的布局应主动避让海平面上升高风险区,特别是生产易燃、易爆、有毒品的工业用地和存放危险品的仓储用地。 此外,沿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防潮堤、防波堤和防潮闸等防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规划期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海平面上升幅度;加强对滨海植被、滩涂湿地和近岸沙坝岛礁等自然屏障的保护;在市政与基础设施规划中,水、电、气、热、信息、交通等生命线系统建设和相应备用系统配套的规划设计,应将海平面上升因素作为依据之一。 作者:董冠洋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