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浅的抹香鲸被大吊车打捞上岸。 本文图片 东方IC 图
2月14日这天,江苏南通如东洋口港海滩,惊现一头搁浅的抹香鲸。经专家鉴定,这个庞然大物在被冲上滩涂前已死亡。与此同时,有村民看到,另一头鲸鱼在深水航道区域徘徊久久不愿离开。 令人称奇的是,次日,距离第一头抹香鲸不远的海面上,又发现一头死亡的抹香鲸。这个“大块头”体积更大,体长14.3米,体重约41吨。 同一片海域,两头抹香鲸相继搁浅,背后有何原因?它们临死前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传说中的龙涎香是否存在? 答案,或许只能通过解剖获取。 目前,两头抹香鲸都已被打捞上岸 。 2 月 27日,其中一头抹香鲸被运往大连,进行塑化标本制作。抹香鲸塑化标本制作成功后,将成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塑化标本。 3月11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抹香鲸塑化场地——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这一天,包括四川来的多位专家正解剖抹香鲸的耳朵,探寻“潜水冠军”的听力世界。 肢解 由于抹香鲸体积过大,如果全部进行塑化,需要进行分段肢解。要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前期就得耗费不少工夫。从工作人员留下的资料来看,当时的解剖异常血腥艰苦。防“鲸爆” 工作人员戴防毒面具处置 3月11日,记者来到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一个处理场地。还没踏进铁门,空气中已经能觉察出抹香鲸的存在——一股浓烈的腐败气息。 进入铁门,想象中的“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庞大躯体没有出现,现场只有抹香鲸的头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处理。 原来,由于抹香鲸体积过大,如果全部进行塑化,需要进行分段肢解,分段制作后再合体。要完成这项庞大的工作,前期就得耗费不少工夫。虽然未能亲眼目击当时的解剖场景,但从工作人员留下的资料来看,当时的解剖异常血腥艰苦。 据了解,由于鲸生前吃了很多食物,消化后会产生甲烷、氢硫化物以及氨等气体,死亡后鲸体内温度升高,细菌分解内部有机物产生更多气体,增加腹部与肠道压力。若处置不当,随时有爆炸的危险,俗称“鲸爆”。 因此在前期的处理中,工作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全副武装,先是借助梯子爬到抹香鲸湿滑的背部,从其腹部开口,选择排气点,将排气管插入抹香鲸体内。从工作人员当时录制的现场视频可以听到,当排气管插入时,能听到气体泄漏的刺耳“嗤嗤”声,说明鲸内部已经大量腐败,留存了许多腐败气体。 气体排出后,工作人员向抹香鲸体内灌注福尔马林溶液,防止继续腐败,同时完成塑化保存的初步固定工作。然后切开抹香鲸腹壁,陆续摘除内脏等器官,分别保存。再次进行防腐处理后,将其肢体分为头、胸、腹、尾等各部分,放入一个长17米、宽4米的大坑里,用福尔马林等防腐剂浸泡。 死因 抹香鲸的皮肤无明显外伤,皮下也无瘀血,因此可以排除打斗或是撞上船只受伤致死的情况。尼龙网是不是这头抹香鲸致死的罪魁祸首呢?专家们认为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胃中空空 只发现一张8米长的渔网 由于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多情的人们给抹香鲸一前一后的搁浅死亡赋予浪漫的想象——“殉情”。 不过,经过解剖发现,两头抹香鲸并非“一对儿”,且均为雄性。据了解,一般雌性抹香鲸会带上各自幼崽,组成十多头左右的鲸群,结伴而行;而雄性抹香鲸则是“孤独的流浪者”,不会组成大规模鲸群,一般两三头一群,有的年长雄鲸还会独自行动。而这两头鲸一前一后搁浅,应该是属于同一个鲸群。 在解剖抹香鲸的胃时,工作人员在里面没有发现任何食物,只有一张长8.2米、宽1.7米的黑色尼龙网。2015年10月,台湾曾解剖一头搁浅的抹香鲸,在其胃中也发现大量渔网、塑料袋。当时有人推测,抹香鲸大概是将塑料袋等当成了水母误食,造成了消化系统被阻塞。 那么,尼龙网是不是这头抹香鲸致死的罪魁祸首呢?专家们认为不排除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连生命奥秘博物馆创始人、大连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主任隋鸿锦说,根据解剖观察,抹香鲸的皮肤无明显外伤,皮下也无瘀血,因此可以排除打斗或是撞上船只受伤致死的情况。此外,两头鲸的胃里都空空如也,表明二者死前处于饥饿状态,“因此,也很有可能是在捕食的时候误入浅滩。” 寻宝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